本报讯 12月12日,复旦大学光纤研究中心开发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评估会在上海举行。由金国藩、沈学础、刘颂豪、叶声华、范滇元、李同保、张钟华、王威琪、庄松林9位院士等组成的评估专家组听取了光线研究中心的技术汇报,进行了提问并参观了实验室现场演示。
单芯光纤振动传感是复旦大学光纤研究中心通过近10年研究和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该新技术瞄准我国国计民生的迫切需求,采用了独特的干涉光路结构,既可应用于点状传感也可应用于长距离分布式传感。专家组经讨论认为,该校所研发的这一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语音传感、分布式振动传感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这一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研发成功,打破了西方对我国部分关键产品和设备的技术封锁,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该成果已获得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一部,开发出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产品和技术标准,并且已经在北京奥运、生命科学、工业和国防等领域内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同时,由于相关应用产品所具有的耐辐射、抗电磁干扰、非金属等特点,使其具备了大面积、长距离与恶劣环境下大量布设建网的可能性,在灾害预防、地震预警、能源输送、海洋资源监控、城市安全防护等许多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科学时报》 (2008-12-23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