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庶民剧大导”之称的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在2002年以后推出了“武士三部曲”:《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和《武士的一分》。这对于曾经导演过“寅次郎”系列和大量喜剧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转型。而这次转型,使他对那个过往的时代和武士精神进行了自己的重读和重拍,从庶民的视角投向那个时代的惊鸿一瞥,为我们留下了新武士剧的经典之作。
《黄昏清兵卫》改编自藤泽周平的同名小说,这位作家着力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武士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家庭、职业、贫困以及对于自我的坚守。这些生活在幕府政治与明治维新之间的最后一代武士,不仅要承受大的时代的变迁,更多要承受的是异常匮乏的日常物质生活以及在这种匮乏状态下,生存的尊严和意义。
故事在清兵卫女儿的回忆中徐徐展开。这既是一种儿童的视角同时又夹杂着长大以后的洞察,使得影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温情和回忆的苍凉。当故事以回忆的形式呈现出来时,苍凉就已经注定。影片从丧礼开始,失去了母亲的两个女儿并没有因此就和快乐绝缘,井口清兵卫作为父亲将自己的全部闲暇时间放在了家庭上,在下班的钟声刚刚敲响后,他就急匆匆地走上了回家的路,而其同僚因为他的这种行为给他起了“黄昏清兵卫”的绰号。黄昏既是那个大的时代的一种隐喻,即像黄昏般乏力的时代,同时,黄昏是下班的时刻,是同僚们饮酒作乐的时刻,而对于井口清兵卫来说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刻。幕府末期,作为下级武士的井口清兵卫不仅薪俸极低,而且还要养育精神痴呆的老母和两个娇弱可人的女儿。他尽职尽责地过着对于他来说极为重要的每一天,而不被周围的人所左右。在女儿的回忆中,父亲平凡却不平庸,父亲勇敢且有内涵,父亲执著且坚守信念,父亲重情却又洞察人世。
故事的转折点开始于井口的老朋友饭沼的妹妹朋江的出现。朋江因为不堪忍受丈夫丰太郎的虐待而申请离婚,回到了哥哥家。这已初显朋江大胆而又独立的个性。她不顾外人的眼光,来到了井口家,为这个缺失的家庭带来了母性的温柔,清洗干净的衣物、可口的饭菜以及家庭之间的游戏,温暖了井口的心。而井口因为生活的磨砺而无法接受朋江,在海边他回忆了因肺病而死去的妻子。妻子于他是下嫁,在漫长的生活中,生活的贫困使妻子无法继续忍受而患上疾病。井口担心的是自己的家庭处境,在朋江激情过后,那种狰狞的日常生活中的吞噬力会把朋江也吞没,所以不如就只给朋江和自己留下这段美好的回忆。
幕府内的各藩主内哄攻讦,井口被派去刺杀另一个武士。井口由最初的拒绝到最后的接受是作为一名武士的身份的迫不得已。他请来朋江给他作出发前的梳洗并整理发髻,临走托她照顾孩子。出征对于一个武士来说是一个最辉煌的时刻,是对于自己勇气和持剑游侠本色的一个证明,他怀着必胜的信心向朋江表白爱意,希望朋江能嫁给他,但不幸的是,朋江因为井口之前的婉拒已经答应了别人的求婚。心情受挫的井口来到这个已经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武士门外后,他和这个武士的较量成为这部影片最扣人心弦的一场。因为这场较量,无论谁存谁亡,都难逃一种悲剧性,作为武士,他们只是被上级幕府和藩王任意摆弄的棋子,他们的争斗表征着这个时代的没落和武士精神的终结。这两个武士成为这个时代最后的具有武士精神的武士,一个选择了死亡,一个选择了放弃武士身份彻底过一种平常人的生活。
当井口疲惫地出现在家人的视线中的时候,朋江的留守让他感觉到了生命中些许的慰藉。在女儿的叙述中,父亲和朋江最终在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并平凡地老去。《黄昏清兵卫》作为一部“新武士剧”,其新就在于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最关注于日常生活的、生活邋遢的被同僚所看不起的下层武士井口清兵卫却是一个隐没的英雄。这个英雄不求闻达于世,将表征了自己精神的武士刀已经封存多年,在刀出鞘之后,发现刀的锋芒和武士的精神犹在,而武士的时代却已然远去。这是一个不再需要武士精神的时代。而正是这种叙述框架达成了一种共识:武士精神由此而更显弥足珍贵。就像骑士生活必然没落一样,武士生活也必将成为历史。如果说骑士精神在西方的没落是以唐吉珂德的戏仿的形式消失,那么武士精神在日本的没落,则是以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可奈何的形式消失。但二者都保守了本真意义上的骑士精神和武士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女神而战,为了维持正义而战,为了自我信念而战,除却这些本真的精神意义,则一切都将随风云散。
《科学时报》 (2008-12-11 B4 悦读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