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记者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陈铮鸣处了解到,全球规模最大的、共涉及51.5万名对象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KSCDC),已于近期顺利完成全部对象的现场调查数据收集及生物样品库的创建工作。
KSCDC是一项由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的大型慢性病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它于2002年下半年立项,根据中国疾病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等方面因素,2004年逐步选定10个地区开展现场调查。调查地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最北到哈尔滨,最南到海口,最东到青岛,最西到甘肃,其中5个在城市,5个在农村。项目组设计了非常详细的调查问卷,包括饮食、吸烟、喝酒、日常生活习惯、体力活动、精神状况以及家族病史等;还有血压、体重、体脂比和肺功能等多项体检,并对抽取的血液样本进行长期保存。
陈铮鸣说,大样本的收集是开展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基础,样本数量不够就会影响到研究结果。根据目前前瞻性研究呈现出样本量大、周期长等新特点,他们将对调查对象进行至少20年的跟踪随访。
目前项目组已开始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统计分析,重点是对一些慢性病危险性因素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找出各类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随着随访工作的进行,项目组将逐步开展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研究队列好比一个金矿,能逐步发现和开采出很多重要且有价值的结果,包括不同慢性病有哪些危险因素,其危害程度有多大,在什么情况下危害大,什么情况下危害小,和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怎么样,等等。
《科学时报》 (2008-12-9 A4 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