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韩咏霞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6 21:32:12
小儿发热腹痛当心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出现发热、腹痛、呕吐,是很常见的症状,当小儿出现这些症状时,人们通常是将其与感冒、肠胃炎、消化不良、阑尾炎等联系起来,很少与小儿的另一种特定疾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联系起来。实际上,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好发,男孩略多于女孩,且多为7岁以下儿童。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属于病毒感染,偶尔也可由肠道菌引起。典型临床表现有三:一是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病,少数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二是以发热、腹痛、呕吐为三主症,有时可伴腹泻或便秘,通常患儿的体温波动在37.5℃~38.5℃,较少超过39℃,腹痛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以右下腹阵发性痛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表现为隐痛或绞痛,在两次疼痛的间隙患儿感觉尚好。体检时发现患儿的压痛部位不似急性阑尾炎那样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大多靠近腹部中线或偏高,且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三是腹部B 超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腹腔肠系膜增厚,并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大小不等,外形光滑、完整,皮髓质分界清,呈低回声。
 
由此可见,当小儿出现发热、呕吐,且有阵发性、痉挛性腹痛,腹痛部位靠近右下腹,与阑尾炎有所相似,但病情较轻,体检无腹肌紧张时,应当考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及时进行腹部B超检查,如果确有多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就可判定所患系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为保守疗法,无需手术治疗。其治疗原则是禁食、抗感染,辅以解痉、补液及对症治疗。绝大多数的患儿预后良好,住院1~2周即可完全获愈,愈后较少复发。
 
《科学时报》 (2008-11-7 B4 健康养生)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