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 确保开端 |
|
关注儿童健康要有管理和风险意识 |
|

专家简介:
段渊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师从于我国著名儿科专家胡亚美院士,曾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拥有二十多年的儿科一线工作经验,擅长小儿内科学、儿童保健、临床免疫,对小儿血液病学、小儿呼吸系统、小儿消化系统等有专业研究。
现任北京佳亿家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医学部总监、总体检师、首席运营官。
在10月19日进行的“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抽测结果中,大多数区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超过60%,宣武区高中组正常视力检出率竟“全军覆灭”;中小学生标准体重一多半不达标,青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令社会各方很是担忧。10月31日,在“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记者就儿童健康的问题,采访了北京佳亿家儿童健康管理公司首席运营官兼医学总监段渊。作为一位曾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多年的儿科专家,段渊提出的“儿童健康管理及其评估模型”和“儿童健康管理与整合型儿童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备受关注。
孩子们的健康隐患
作为拥有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段渊博士在采访中表示,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下,我国儿童的健康状况在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中国儿童中心的相关调查数据,我国婴儿的死亡率、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率都显著下降,而婴儿母乳喂养率不断提高、儿童的体检指标明显改善,儿童健康状况整体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但目前儿童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儿童的亚健康问题,包括营养不均衡引起的肥胖,缺乏锻炼引起的体质虚弱等;二是儿童的生存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主要是孕产妇和儿童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医疗环境等;最后是全社会对儿童健康常识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给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段渊表示。
当谈到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整体状况时,段渊表示,由于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约占整个人群的1/3,而且由于其服务对象处于需要对其生命和健康给予特殊关照的关键年龄阶段,儿童期的健康可决定人一生的健康,儿童的健康水平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全面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儿童健康:定期测评是关键
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到,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还存在儿童健康上的诸多隐忧,成为改善我国儿童整体健康状况中的不和谐音符。
段渊强调说:“确保儿童的生存环境健康的问题、儿童的亚健康问题、家长对儿童健康缺乏预防意识等,这些问题在儿童健康管理上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与儿童健康成长密切相关,一旦被忽视,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形成人们最容易看到的儿童疾病或者儿童事故。”
段渊还表示,近期发生的“结石宝宝”事件,如果有良好的食品质检和销售渠道,如果家长具有儿童健康预防定期测评的意识,那么就会大大降低“结石宝宝”的人数和给宝宝健康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
当被问到在儿童健康管理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时,段渊反复强调,应该随时关注、定期测评,预防是第一位的。
“上医治未病,在儿童健康中更应该得到强调和重视。儿童作为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本身抵抗力弱,并且没有健康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更多的责任是落在了父母的身上,但现在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没有预防和危机意识,往往出了问题才后悔,这是很大的问题。”段渊强调。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应与社区卫生形成互动
谈到儿童健康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及应该配合父母解决相关问题时,段渊表示,首先要帮助解决父母最头疼、最关注的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其次要帮助父母开发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主要是发现儿童在发育上的短板,并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纠正。
他表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在身体、心理、智能上呈现不同的发育特征,如果能够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成长方案,不仅可以利用成长中的关键点使孩子的身体各器官和心智得到最完善的发育,而且可以规避最容易出现的身心问题,确保孩子在身体、心理、智能等诸方面都能够最好的发育成长,这样才是达到了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很多时候,前期的预防,要比已经出问题的后期治疗,所花费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更少,对孩子的益处也更大。
记者了解到,段渊所在的北京佳亿家儿童健康管理公司是全国首家具备医疗资质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为家庭和0~18岁的儿童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最终达到“确保开端”的目的。
儿童健康成长是关系整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随着国家在医改和卫生防病工作上的重心下移,儿童健康保健工作也在向社区和家庭推进。
段渊还向记者介绍了儿童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整体解决方案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资源优势与社区儿童医疗卫生形成互动,解决社区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儿童健康管理整体方案通过健康甄别与早期发现两个平台,实现儿童“健康甄别、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五大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协助家长随时关注孩子心理、性格、行为的成长状况,定期给予关怀和检查,预防或及早发现诸如小儿肥胖、多动症、弱视等问题。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与社区卫生建设相结合,是对解决我国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益尝试。”段渊表示。
《科学时报》 (2008-11-7 B4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