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
|
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成为关键词 |
|
本报讯 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宣读并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取得成果方面的情况,中国各级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实际行动中,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成为两个非常关键的词语。
谢振华介绍说:“尽管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中国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去年6月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实实在在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由八章组成,即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机制体制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努力,以及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阐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主要包括: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等7项主要内容。
在介绍“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时,谢振华谈道,“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2.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约5亿吨二氧化碳;2006和2007年风电新增装机305万千瓦,年均增长148%;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00多万户,每年可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4400万吨二氧化碳。”
谢振华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主要是从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他介绍说,“中国国内2008年单位GDP能耗上半年下降了2.9%左右;2006和2007年累计节能1.4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3.35亿吨二氧化碳。实施了重点的节能工程,也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支持这些项目,这两年一共是681个,形成了25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各级政府引导企业也搞节能技术改造,形成了6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我们还用中央的财力来推广使用节能灯。”
在谈到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时,谢振华说:“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大体上是2.2亿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5亿吨二氧化碳。2006年和2007年中国风电新装机容量达到了305万千瓦,年均增长148%。到目前为止,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8.3%,我们预计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5%,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投入是2万亿元人民币。所以,中国还要在植树造林、节油节电方面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
同时谢振华也坦言:“现在中国在大力发展风能的同时,其中缺少两项关键的技术,一是变频器、一是轴承,这就增加了发展风能的成本,如果发达国家能够将这两个技术转让给中国的话,那么会大大降低成本,风能的发展会更快。”谢振华在回答记者关于金融危机将会给中国的环保带来怎样影响时给出“中国拉动内需”的独特诠释:“正好抓住金融危机这个机会,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投入,正好也是调整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好的机会。”
《科学时报》 (2008-11-3 B1 新能源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