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忠霞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 23:59:6
美公布信使号第二次飞掠水星观测结果
 
新华社电 美国宇航局10月29日公布了信使号探测器第二次飞掠水星的观测结果,水星上很多人类以前从未观测到的表面得以露出真容,探测器这次也获得了有关水星大气层和磁场的新数据。
 
信使号于10月6日第二次飞掠水星,并借机靠水星的引力提速,以保证能在2011年进入绕水星飞行轨道。飞掠期间,信使号对水星表面此前未被观测面积的约30%进行了拍摄。
 
项目首席科学家肖恩·所罗门介绍说,信使号这次近距离观测到的水星表面区域面积超过了南美洲的陆地总面积。加上今年年初信使号第一次飞掠水星以及30多年前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拍摄的水星数据,人类探测器对于水星的观测覆盖面积已达到这颗行星表面积的约95%。信使号在此次飞掠过程中共拍摄了1200多幅水星表面照片。更重要的是,它的激光高度计还获得了水星的地形测量数据。这使得科学家能够首次把水星表面的高清晰度地貌图片和高分辨率地形测绘数据联系起来,有望大大增进对于水星地表地质学的研究。
 
科学家综合分析这些图片后发现,与月球或者火星的表面不同,水星表面各处的地质年代更趋一致,且遍布坑洞。在一些大型的撞击盆地内部或盆地之间,还分布着火山活动形成的大片平原。信使号的分光计也对水星大气层最外圈进行了观测,并搜寻到钠、钙、镁以及氢原子的踪迹,其中镁是首次发现。科学家初步分析认为,这些元素在水星大气层中的空间分布各不相同,能够同时探测到多种元素的空间分布,也为今后研究水星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启了新的窗口。
 
《科学时报》 (2008-11-3 A3 国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