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姜炯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3 0:7:23
卌载文化路 一轮“明月”光
 
在中国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在香江之畔,金庸继《明报》之后,又创办了其姊妹刊物《明报月刊》(“明月”)。《明报月刊》自创办之日起就致力于文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加之其一贯坚持恪守“独立、自由、宽容”的信条,因而有关文化领域的各种声音,无论派系,都可以在“明月”上找到。创刊40余年来,《明报月刊》在海内外华人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种种原因之下,大陆的读者当年很少有机会读到这本刊物,基于此原因,策划人师永刚将“明月”40年余年发表的文章加以编选出版,形成了今天读者手中的“《明报月刊》文丛”。




 
策划人师永刚说,这套书诞生的缘起很简单:在《明报月刊》创刊40周年之际,自己获赠《明报月刊》的合订本。看过之后,觉得这些文章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明报月刊》现任主编潘耀明与自己相熟,于是着手将《明报月刊》中的刊载文章加以选编,策划成书。去年作家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明月’四十年精品文丛”,今年新星出版社推出的“《明报月刊》文丛”应算是这个系列的第二辑,含已出版的《大家大讲堂》、《出入山河》、《茶酒共和国》以及即将出版的《大家收藏鉴赏》。
 
“文革”中延续下的血脉
 
师永刚所谓的“文献价值”不言而喻,《明报月刊》创刊的1966年,正值中国大陆一系列政治事件致使大陆文化界逐渐失语之时,文艺创作因必须为政治服务而难以反映作者内心的真实思想。在那段时间里,英国治下那一度被认为是“文化沙漠”的香港,反而为华语文化界延续了宝贵的血脉。
 
与《明报》的都市报章性质不同,《明报月刊》创办伊始就被赋予了极强的学术性质,类似大陆的《读书》杂志,金庸更是希望这本后来被亲切地称为“明月”的刊物能成为海外华人沟通的桥梁。当时,香港的刊物对大陆上层建筑领域并不关心,在师永刚看来,《明报月刊》可算最早关心大陆文学、学术、文化、思想的杂志。
 
虽非必然的因果,“明月”创刊后却也与“文革”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2006年1月号上,金庸曾回忆道:“我们的决心是和‘文化大革命’对着干。”在他看来,自己一生活在中国文化中,除其糟粕可以,但要破除中国文化则是万万不可的。为了这个理念,金庸甚至许以生死:“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中国文化而死,做个读书人,心安理得。”
 
但是“明月”绝非一份有鲜明倾向的激进杂志,这也正是源于其“独立、自由、宽容”的信条。首先,“明月”的着眼点还是在文化上,因此文化和学术领域的探讨是其主线;其次,从发刊之日,“明月”便明确,即使探讨政治,也决不做任何势力的传声筒。
 
外交部原副部长章文晋的夫人张颖曾经在外交部新闻司任副司长,据她回忆,当年在外交部是能够看到《明报月刊》的。“香港那边用一个纸盒寄过来,因为是寄往外交部的,因此海关没有扣下。”当时,张颖正负责文化、出版方面的工作,因此对“明月”比较关注。“这份杂志标榜其客观、不属于任何党派,在政治上也没有鲜明的立场。它刊发文章,但是并不表态,大陆也有人将不能出版的文章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它发表。”据张颖介绍,“明月”刊发一些言论之后,也并不抵触与之相对立的言论。
 
“群星”与“明月”
 
《明报月刊》40周年之际,香港虽然出版有合订本,但是却没有做分类编辑的工作,因此对于“《明报月刊》文丛”的结集出版,香港方面也很支持。金庸专为文丛撰写总序《群星灿烂月华明》,其中提到《新民丛报》、《新青年》、《语丝》、《新月》、《创造》、《小说月报》和台湾的《文星》等前辈刊物时言道:“我们的作者包括了全世界的华人,方面之广,大概已超过了上述那些前辈刊物……”的确,但看文丛中所辑选,便已然“群星灿烂”了。
 
金庸本人便是“群星”中熠熠生辉的一分子,因为《明报月刊》及其姊妹刊物一脉,本就与金庸密不可分,很难分清究竟是金庸成就了《明报》系列刊物,还是《明报》系列刊物成就了金庸。“第一辑出版了《金庸散文集》,金庸的散文作品在大陆还是首次出版,填补了一个空白。”师永刚介绍。金庸是“明月”第一任主编,至今也仍然堪称“明月”的精神领袖。谈道“明月”的历任主编,师永刚如数家珍:“金庸之后有胡菊人、董桥、张健波、古德明、古兆申、邱立本和现任的潘耀明,这些人都是华语文化界很重要的人物。”
 
在《出入山河》中,有吴冠中、张恨水、黄永玉、吴祖光、舒婷等人与你寄情山水,足迹遍布神州大地直至亚非欧美诸大洲。虽然是游记小品,但其中以作者的见闻,折射出各个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的面貌。有动乱中的萧条,亦有稳定中的安详,自然与人文相形互见,情趣盎然。
 
在《茶酒共和国》里,黄苗子、郑愁予、王蒙、北岛、高晓声等人推杯换盏、酌酒品茗,文人中从来不乏病酒好茶之辈。郑愁予好酒,其所撰《酒·侠·诗》一文中写到,台湾有一“酒党”,诗人痖弦为其所作《党歌》中,开宗明义:“酒是我们唯一的饮料……”豪气干云,堪称绝唱。旅美作家苏炜笔下的《台北访茶》中,他对茶叶店老板娘说着北平话:“回不去,解馋。”丝丝乡愁,令人动容。
 
《大家大讲堂》较之另两册的闲适而言,则要严肃不少,所收文章皆为对谈体式,对谈者更是不同领域中的明星大师。余英时抚今追昔,彻解“学术自由”;李约瑟旁征博引,审视“中国与西方”。若好电影,从胡金铨、萧芳芳口中可以了解香港电影人的事业与生活;倘喜音乐,有傅聪、傅敏谈论的中西艺术和父子深情;或爱棋道,沈君山、吴清源的言论也许能让读者领悟黑白之间的文化根基和人生哲理;更有科学家陈省身、杨振宁,让读者一窥科学中的文化因素。
 
向学术精神致敬
 
“明月”出自《明报》,但金庸却强调,二者实为相互独立的刊物,“明月”除了名称上与《明报》有关系,立场和内容必不受《明报》干预。而用《明报月刊》这个名字,也只是为了说明,《明报》愿意为一份不赚钱的学术刊物所亏累。然而,“明月”创刊伊始,虽未为《明报》盈利,但却将其声誉提高不少——后来《明报》从一个颇重武侠、马经之类内容的市民报章转而为知识分子阶层所看重,“明月”可谓功不可没。
 
师永刚说自己一直很钦佩“明月”能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某些学术话题的长期探讨:“比如‘红学’、‘中医与西医’,《明报月刊》探讨了几十年,至今仍在坚持,有时候可能是小一些的文章,但是这种探讨一直没有中断。”作为一本非专题类的刊物,能将这种传统持之以恒,编者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大陆的杂志很少有这样的案例呢?师永刚认为:“我们大陆读者的趣味变化太快了,今天是《红楼梦》,过不多久再是《诗经》。”读者的口味变化了,杂志的方向也就跟着变化。师永刚说自己不喜欢这种赶集式、跟风式的阅读——全民共读一本书。是啊,风过了,集散了,书也就不读了,讨论也就结束了。
 
上世纪70年代后,张颖可以通过在香港的儿子读到“明月”,近些年她又几乎每年赴港,因此她对“明月”的印象是比较完整的。由于曾经在文联任职,张颖同老一辈文化界人士多有过往,她认为:“‘明月’常刊载一些有分量、具批判性的文章,很吸引读者眼球,在文化圈得到大家的喜爱。它读者群广、消息量大,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影响也很大。
 
“文革”中,香港的文化界在做什么?改革后,海内外文化界对于这不平凡的30年又有何评价?40年来,华人文化界精英的文字在“明月”中汇聚,翻开这一系列丛书,对今天的读者而言,俨然是一次庄严的文化巡礼。
 
《科学时报》 (2008-10-23 B1读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