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青年教师捉襟见肘的生活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9-4 0:8:5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江南时报》刊登一篇南京某大学青年教师发在网上的一封辞职信,信是写给校长的,首次让公众了解了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
 
这位青年教师博士毕业,工作3年,每月工资2500元,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年终奖,加工资时青年教师涨幅不超过10%,而工资高的教授涨幅超过20%,另外,在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实验室里没空调。
 
说实话,这样工资水平和待遇生活在大城市南京的确有点低,钱大概只够日常生活用,面对飞涨的房价只能是“望房兴叹”了。这位教师选择了辞职,以他们的知识水平如果不是运气太差的话,获得更高工资是很容易的。
 
杨振宁曾谈到他在普林斯顿时的状态,他说科学家以及科研人员在美国不是最富裕的,但他们绝对不需要为生活的费用担忧,也不用在孩子上学等问题上花时间动脑筋。国内高校自然做不到的,问题是国内高校的贫富悬殊太大,有“能力”的教授名利双收,而且还越来越多,没有根基的青年教师想好好作研究都困难,只有“苦熬”等老教授们退休。
 
刊出青年教师的信第二天,另一名青年教师回应,他完全认同写信辞职教师的说法,因为在高校现在体制下,“待遇与地位都要按其级别、职称、工龄等划分层次,能力与水平充其量只是一种摆设,其等级制度的森严和顽固(包括行政和学术等级)一点也不亚于其他领域。在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高校就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岛屿,无论如何冲击,依然纹丝不动,依然是行政化、计划性的事业单位,‘等级性’依然是其最本质的体制特征。而生活于这种体制最低层的青年教师自然就成为最受忽视和压抑的群体”。
 
在第2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希望更关注青年教师,不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流失。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当代美国科教政策的变迁:从卫星危机到“...
回忆人大的文化广场
影响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陈垣:重视国文教育
中国教育新三级
走出计量“窄门”
用淀粉制造新材料
获奖之余不忘传播民乐文化
200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70后首进院士候选人名单 年轻人占半壁...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名单
抗议定价高昂 编辑揭竿而起 学术出版界...
8月28日晚将上演红色月全食美景 错过...
网上热议一人包揽一期学术期刊现象
钱少工时长前途渺茫 美国生物学博士后面...
葛世荣出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