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节能减排向信息化要效益
 作者:郑金武 王莉萍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9-26 0:34:4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9月19日至20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主办、中国计算机报社承办的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为主题,围绕当前国家中心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举办展览展示活动。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途径。今年的信息化推进大会,就信息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分论坛上,节能减排与信息化议题引起广泛关注,专家们针对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做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我国信息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引起的广泛关注,本版特刊载一组相关稿件。
 
节能减排向信息化要效益

 
上海宝钢不锈钢分公司的“生产制造执行系统”(EMS)投入运行后能耗降低5%,仅煤气排放减少一项,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
 
(图片来源: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新闻中心)
 
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透露,2006年,山东省全省万元GDP能耗扭转多年来持续上升的势头,下降3.4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同比降低2.1%和1.6%,实现两项指标的“双下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山东省被确立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试点省后,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加快。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上海市宝钢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力表示,信息技术同样被广泛应用于宝钢的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随着宝钢能源中心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1997年到2006年,宝钢的煤气放散率从12.6%下降到0.7%,1999年到2004年,宝钢钢产量增长近百万吨,但能源消耗总量几乎没有增加。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被认为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途径。多年来,由于投入产出评估方面存在困难等诸多因素,我国信息化工作一直处于概念阶段,而今上海宝钢和山东省信息化工作方面的成绩,让人们看到我国信息化工作正从概念变成效益。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
 
山东是我国传统产业大省,也是一个能耗和排放大省。王军民介绍,过去山东省根据国家需求,发展基础产业、原材料工业。好多产品,并不尽是山东省省内消耗的,比如烧碱,山东全省380万吨的产量,省内使用不到一半,大部分供应外省,但其耗能却都记在山东的账上。对于这样一个能耗大省来说,节能减排的压力异常艰巨。
 
2004年,被确立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试点省后,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原则、任务和措施,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措施来抓。
 
王军民介绍,为做好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省政府加大了对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近两年财政投入已近3亿元,金融单位落实扶植性贷款40多亿元,负责项目100多个,有力促进了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对山东省来说,钢铁、冶金、水泥等大中型企业是能耗大户,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第一个要做的,就是突出抓好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改造。王军民介绍,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耗能占全社会耗能的77%,传统工业又占规模以上工业耗能的88%,因此自2004年始,围绕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九大传统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节能减排和信息技术改造;2006年,103户重点节能减排企业完成信息改造,目前,95%以上重点企业完成装备计算机监控技术。
 
而事实上,除钢铁、水泥行业外,山东省还对造纸、酿酒、化肥等多个行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据山东省信息厅介绍,对于造纸行业的骨干企业,山东省将促使企业全线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监控连续蒸煮、烘干、水分、定量等。在酿酒行业,促使白酒骨干企业采用计算机控制发酵、蒸馏、勾兑等工序,提高酿酒工艺自动化水平;同时促使啤酒骨干企业采用计算机控制糖化、发酵等工序。对于化肥行业,山东省也明确要求大型化肥企业广泛采用相关信息系统对主要生产工序进行控制、监测。
 
在一系列措施下,2006年山东省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3.46%;省重点考核的千户企业49项单位能耗指标同比下降的占91.8%,节能334万吨标准煤;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3763万吨;燃煤电厂现役机组建设脱硫设备的装机容量达637.7万千瓦;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2.1%和1.6%。
 
信息化带给企业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这一点目前在我国山东省企业身上得到充分印证。
 
据介绍,山东水泥厂每年进出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数量高达7000多万吨,某一个环节出现1%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大量能源浪费。2006年,山东水泥厂投资4.5亿元建设7个余热发电项目,年节约发电标准煤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今年,山东水泥厂在大型风机上全部安装高压变频装置,年节电量8000万度,减少循环冷却水用量300万吨。
 
截至目前,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山东水泥厂水泥生产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比2004年减少37%、32%和34%,煤耗、电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邯郸市马头发电总厂是华北电网骨干电厂之一,年耗能136万吨标准煤,原来是邯郸市的耗能大户。近年来,该电厂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利用信息技术对电厂的系统和设备进行改造,例如通过在线监测、自动化控制、信息网上公布等信息手段,对锅炉配煤系统实行在线实时监测控制,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且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邯郸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自觉行为。从2000年至2005年,邯郸市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2005年单位GDP能耗2.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7%;同时,大气环境质量也明显得到改善。
 
而在上海宝钢集团,据王力介绍,其能源中心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涉及生产、输送、分配、监控,而且全面覆盖能源的计划、统计、分析、预测、评估和日常管理。
 
王力说,能源中心管理系统减少能源的管理环节、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了对能源系统运行状况的及时监控,并结合节能调度措施,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企业信息化需要长期坚持
 
虽然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效果正在显现,但由于起步晚,受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影响,我国企业整体实力低,信息化离现实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表示,目前我国数据库总数只占全世界总量的1%,其产值只占世界总量的1‰。我国信息数据库建设落后于电子工业、软件产业、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产业,致使我国信息高速公路上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局面。
 
此外,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我国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同时,信息化是个连续性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专家指出,要有不断改变的思想准备,使流程、运营逻辑、过程不断趋于合理,从而使信息化切实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轮胎业5年后再起波澜:锦湖瞄准米其林
十一自驾游 宜选城市型SUV
华泰汽车销售渠道增容 百家精品网络年底...
东风悦达起亚开展“金秋十月免费检测服务...
国产克莱斯勒大捷龙成都车展震撼上市
“第六届(北京)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
中美联合研发新一代全铝宇通客车
欧Ⅲ标准助力轻卡升级
老外马凯文:我给中国大学挑毛病
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在京院校试点取消公费研...
9月20日《自然》杂志精选
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公布
新一轮“浦江人才计划”资助名单出炉
Google重奖资助私人机构探月
华裔科学家崔征发布新型癌症免疫疗法
潘建伟小组量子态远程克隆研究再度入选国...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