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花甲教授的蘑菇情
 作者:周胜良 张成良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8-6 22:55: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烟台师范学院(鲁东大学前身)前副院长蔡德华从副校级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已经两年了,两年来,蔡德华教授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下乡返城的车上度过的,出差的日子,对花甲之年的蔡德华来说,已经变得平凡而庸常。
 
小蘑菇的吸引
 
在退休以前,蔡德华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边跑,足迹遍布齐鲁大地。为了让农民掌握蘑菇栽培技术,他不顾条件艰苦,经常一个人深入农村,培训农民、传播技术、指导栽培。那时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还不发达,到一个村子就得两三天,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1983年以来,他先后为菇农举办新技术培训班60多期,培训各类技术骨干近万人次,他还被桓台、诸城、苍山等35个县(市区)政府聘为食用菌技术顾问。
 
在培训菇农的同时,蔡德华还潜心于食用菌新品种的驯化选育等科研工作。他先后组织本校和山东农科院、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驯化选育了适合山东省栽培的白灵菇、白鲍菇、灰树花、榆黄菇等十大珍稀菇类品种,推动了山东省珍稀菇类品种选取工作的发展。在具体的推广工作中,十几年来,蔡德华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平菇玉米立体种植高产技术开发研究”、“菌粮菜高效农业模式的研究与开发”、“秸秆珍稀食用菌技术集成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12项。此外,他还运用细胞工作技术、遗传工程技术、核辐射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先进育种技术,对珍稀菇类品种进行提纯扶壮、更新换代。
 
成绩只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标记,而现在的一切才刚刚开始。在蔡德华教授的退休规划里,小蘑菇吸引着他继续前行。在他的蘑菇计划里,筹建鲁东大学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山东食用菌研究水平成为首要选项,而建设15个大学生食用菌科技创业园、建立18个食用菌专家大院等中期发展目标也出现在即将开始运作的规划内。
 
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2005年11月15日,蔡德华卸去烟台师范学院副院长职务,3天后,鲁东大学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蔡德华的退休规划渐次开始拉开帷幕。鲁东大学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5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食用菌遗传育种、活性物质提取、检测分析、液体菌种制备、菌包制作、产品加工等专用实验设备和仪器(含透射电镜、扫描电镜)50多台(件),价值1000多万元,是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伊始,大学生食用菌科技创业园等试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06年底,蔡德华经过长期考察后,决定在莱阳市成立大学生食用菌科技创业园。为了让第一个创业园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蔡德华教授亲自参与了创业园设计到建设的全过程。“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成为蔡教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此,他甚至亲自出面跑建筑材料、负责现场监工。在材料选用上,蔡德华选用了更加便宜轻便的空心砖作为大棚墙体,仅这一项就大大降低了创业园的建设费用。
 
今年春节刚过,蔡德华就出现在莱阳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在3个多月的施工期内,蔡德华就吃住在创业园里,他居住的创业园大学生宿舍,条件特别简陋,刚盖起来的房子潮气很重,而且就盖在庄稼地里,所以夏天那里的蚊虫特别多。
 
“在创业园被蚊虫叮几下是常有的事儿!有时蚊子太多,吵得你根本睡不着觉!”一位定期到创业园实践的大学生深有感触。“为了研究和工作更方便,蔡教授经常住在这里,生活很清苦——我们看着心里也不落忍!”
 
创业园牵扯了蔡德华很多精力,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今年夏天开始,创业园的大棚就开始培育蘑菇了。
 
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之后,蔡德华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筹建食用菌技术学院!但是规划容易落实难,选址问题就让蔡德华考虑了好一阵子。食用菌技术学院最好选在一处本身就生产栽培食用菌的基地里,以实践带动抽象的理论,这样才能提高培训质量。蔡德华思忖着不久前由山东省科技厅从全省遴选出的14个省级食用菌科技示范县,开始了艰难的选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广泛的论证后,2007年4月,蔡德华决定在山东邹平县西董镇芳绿现代菇蕈创业园内开设鲁东大学食用菌技术学院。
 
目前食用菌技术学院占地面积100亩,教学房屋就有4栋,教学区、生活区一应俱全,特别是紧邻蘑菇生产基地的优势是其他培训学校难以比拟的。
 
推动食用菌栽培的产业化
 
食用菌栽培的产业化带动一直是蔡德华的梦想。目前,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临沂、聊城、德州、滨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近45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50%,以食用菌栽培产业化带动那些地区脱贫致富,是蔡德华考虑最多的事情。
 
为了推动山东省蘑菇产业的发展,蔡德华不停地为一些食用菌企业设计谋划。2007年7月中旬,蔡德华前往昌邑进行考察,再到安丘,再到……原来前不久有乡镇企业联系到他,希望对企业的食用菌基地建设提供建议,蔡德华于是想帮助搞产业化栽培的企业谋划一下。
 
7月14日晚,一行人拖着一身疲惫,来到昌邑同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进入正在兴建的蘑菇基地,刚才还在车上哈欠连天的蔡德华马上来了精神,兴冲冲地跟基地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从全省菇蕈产业发展的大局看,不能只盯着一个食用菌种,应该多开发珍稀菌种,你这里栽培杏胞菇也不错嘛!”蔡德华的建议,给兴冲冲准备大干一场的对方泼了一头冷水。在蔡德华眼里,一哄而上搞建设是不能推动菇蕈产业健康发展的,考虑整体,合理地产业布局才是山东菇蕈产业的希望所在。
 
蔡德华有一个自己装订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企业名单、人名和电话号码。在他眼里,这本已经卷页的笔记本就是一个宝贝,是把握山东全省菇蕈产业动向的重要原始数据。
 
2005年山东省鲜菇总产量达到130万吨,总产值实现60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62.5% 、100%和31.7%。数字的不断蹿升,使蔡德华教授对蘑菇更加痴迷,对他的蘑菇产业发展充满了希望。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人与环境:一种新的历史叙事
中国传统文明的历史与延续
西北大学:人才建设带动创新团队发展
一课难忘
张岂之: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应坚持3个学术...
南开大学在内蒙古建立博士生实践基地
天津大学举办第二届全国社会性别与公共管...
大连大学召开东北亚历史与东北文化学术研...
07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名单公示
谢泳:过去的教授什么样
被开除仅凭院长一句话 邹恒甫再爆张维迎...
上百年假定终获证实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涂光炽逝世 享年88岁
《自然》杂志:“难以下咽”的中药
美国宇航局公布迄今最详细地球照片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