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我国建立火山专业科技队伍
6座活火山处于监测之中
 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8-28 23:11:27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本报北京8月28日讯(记者王静)记者从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上获悉,怎样既充分开发利用火山资源而又将火山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使人类和火山和谐共处,是“国际减灾10年计划”向国际社会提出的任务,也是那些具有火山灾害或潜在火山灾害威胁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在老一辈科学家多方呼吁和全国第一次火山学术讨论会的建议下,“十五”期间,我国成立了关于火山研究的专业队伍,并对已有6处活火山——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龙岗火山、云南腾冲火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镜泊湖火山和海南琼北火山地区建立了监测台网。
 
中国地震局有关科技人员介绍,火山喷发是地球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是一把双刃剑。它将地球内部物质带至地表,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
 
有史以来,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当时繁华的庞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希腊桑托林岛的火山喷发导致公元前1400年间米诺斯文明突然消失;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猛烈大喷发,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约1万人,喷发次年全球气候异常,有8.2万人死于喷发后的饥荒和疫病,因此这次大喷发成为有史以来最猛烈、死亡人数最多、对气候影响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我国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千年大喷发摧毁了方圆50公里半径内的森林生态,使远在455公里之外的朝鲜开城地区的上空被浓密的火山灰笼罩,火山灰甚至还飘到日本北部;1982年墨西哥埃尔奇琼火山喷发,进入大气圈的火山灰云和硫酸气溶胶组成的高空云层从墨西哥一直延伸到沙特阿拉伯上空,到达地面的阳光总量减少了5%~10%,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受这次火山灾害直接影响的人数达15万……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故我国的火山属于大陆边缘和板内火山。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和地幔上隆,导致岩石圈变薄和处于拉张状态,因此,在中国东部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北北东向的裂谷和断陷盆地。我国唯一的深震区也在东北,它是日本海沟向西深俯冲至我国吉、黑东部600公里深处造成的。同时,岩浆沿着这些断裂侵入和喷溢,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环太平洋外带的中国东部火山岩带。东南沿海是我国一条著名的地震带和火山活动带,它的分布范围大致沿福建泉州海向西南经澎湖列岛、汕头到雷州半岛和琼北一带,从构造上看处于菲律宾海板块与中国大陆接触带的弧后位置上。
 
中新世中期和第四纪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的两个高峰期,在东部地区和青藏地区均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全新世时期我国的火山活动总体上减弱,但仍有许多地区的火山活动仍在继续。中国地域辽阔,虽然现代火山喷发不多,但新生代火山分布极其广泛。在国家“九五”计划实施之前,由于对我国火山缺乏认识,对我国活火山的监测几乎是空白,没有火山研究的专业队伍。中国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火山和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有关火山地球物理、火山监测和火山灾害的预测预防工作,规模很小且缺乏连续性。1990年以来,在老一代科学家的多方呼吁和全国第一次火山学术讨论会的建议下,中科院地学部会同中国地震局召开“中国火山监测与研究”咨询会议,提出《关于及早加强我国长白山、腾冲、五大连池3个现代活动火山地区监测研究的意见》,并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7年,“中国若干近代活动火山的监测与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地震局首次对长白山、五大连池与腾冲火山进行了较系统的监测与研究,初步建立了3个火山观测系统。其中,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包括1个中心台和8个子台,监测手段包括数字地震监测台网、定点形变观测系统、GPS流动观测网和地球化学观测网。腾冲火山监测台,包括腾冲和保山固定地震台,建立了流动的形变、水准和重力观测网,还有地球化学综合观测井。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包括1个固定台和3个子台的地震监测,是我国第一个火山监测站,目前已加入世界火山监测台网。
 
“中国若干近代活动火山的监测与研究”是我国第一次系统、全面、综合地进行火山监测与研究的项目。它的实施为我国火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结束了对天池、腾冲等火山不设防的局面。
 
“十五”期间,在科技部的持续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各有关单位相继开展了“琼北火山探查及喷发危险性研究”、“吉林东部活动火山灾害预测研究”、“火山灾害预警研究”等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国长白山天池、腾冲、镜泊湖、琼北等火山区继续进行地震、地形变与流体地球化学的流动监测,结合固定台站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火山基础数据库,分析火山活动性,确定监测和防灾对策,并建立火山信息网络系统为政府和公众服务。
 
国家火山台网中心设立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负责全国火山观测台网及火山流动观测的数据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服务,承担火山异常判断、火山灾情分析、组织会商和上报等任务。国家火山台网中心还分别设立了火山气体测试实验室、火山岩矿实验室、火山灾害模拟实验室,承担着全国火山岩测试、火山灾害模拟等实验室工作,以及通过互联网(www.volcano.org.cn)提供数据服务和火山宣传工作,为我国火山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高标准的基础技术平台,最终达到增强防御火山灾害能力、有效减轻了火山灾害的目的。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北京钯金首饰价创全国新低
各路资本3G前夜追捧大唐人保有意15亿...
VODONE BUS成功升级引发产业结...
赣西建成陆地港口
海尔升级:从引进技术到全球首创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增值服务任重道远
青岛希尔公司自主研发生物质能利用新设备...
两项国际先进电缆产品在青研制成功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名单公示
教育部07培育项目08重大项目拟资助名...
8月28日晚将上演红色月全食美景 错过...
三高校领导访谈录:我们为什么欢迎海归
8月17日《科学》杂志精选
廉政瞭望杂志:官员文凭乱相丛生,谁之过
8月23日《自然》杂志精选
浙大浙工大两赴美访问学者在美车祸身亡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