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金水河:荡漾在精心管理之上
——北京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徒步考察纪行
 作者:张巧玲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8-15 0:5:6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本报7月4日刊登了本报记者与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徒步考察北京万泉河的报道,详细介绍了万泉河目前的有关情况,其现状不容乐观,让我们备感忧虑。
 
7月28日,为了解北京另一条重要水系——菖蒲河、金水河、筒子河的具体情况,本报记者再次与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一同徒步考察了这几条与北京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护城河。
 
在历时4小时的考察采访中,记者看到:几经改造的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现已成为北京城内人气最旺的景观河流。3条河流河床涨满,河面碧波荡漾,给北京的皇城文化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说金水河是世界人气最旺的护城河一点不为过,每天这里要迎接上万人次的游客。


筒子河倒映着威严的皇城。


 
考察队员取了水样,筒子河和菖蒲河的水质相对比较清澈。

 

河流的污染主要是落叶和游人扔下的垃圾。(本版图片摄影 张巧玲)
 
“这里以前是条臭水沟,周围居民的脏水都往里面倒,臭不可闻;上世纪60年代,政府在河上盖上了板,明渠变成了暗渠,虽说不臭了,但是乱得一塌糊涂;再后来,这里就修成了现在这座漂亮的菖蒲河公园,被封盖40余年的菖蒲河又重见天日了。”
 
正在菖蒲河公园散步的一位大爷对菖蒲河的经历如数家珍,而对于这段历史,记者从民间环保人士张峻峰那里得到了印证。
 
长期以来,张峻峰都在关注北京的水问题,为了弄清北京的水系情况,张峻峰曾多次自驾车往来于北京的各条河流考察。他介绍说,不仅仅是菖蒲河,金水河、筒子河经过多次改造之后,也都令人耳目一新,现在这3条河是北京城内人气最旺的景观河流,也是北京皇城文化的代表。
 
碧波荡漾的河水让人心旷神怡
 
金水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为外金水河。天安门前金水河西自中山公园门前,东到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全长500米,河宽18米,河深约5米。
 
菖蒲河就是“外金水河”,位于天安门以东,南皇城墙北侧,总长约600米,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一段。河由西苑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往东汇入玉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过太庙的出水道。
 
筒子河是紫禁城的护城河,全长3.5公里,水面宽12米。以神武门、午门为南北轴线,东、西华门为东西轴线,筒子河划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4个部分。西华门和神武门门前路面下各有涵洞将四部分连通。
 
一来到菖蒲河公园的入口,记者就听到一股涓涓的流水声,随着水声走去,就能看见一条潺潺的小河,这就是菖蒲河。小河的一头有一个闸门,清澈的河水通过闸门流下来,在水面上泛起白色的水花,因此让本是死水的菖蒲河水变成了活水。河两岸是茂密的绿色植物,翠郁葱葱,颇有生气,与河水交相辉映,就像是一条蜿蜒的玉带,让人感觉格外心旷神怡。
 
“这里的水很干净,环境也好,听着水声,在这里站着会感觉很舒服。”两位附近的居民在菖蒲河边站了很久,他们告诉记者,由于这里红墙环绕、名木花卉汇集,环境优雅、景色怡人,有时间他们都会来这里走走。
 
不仅仅是附近的居民,每天来这里的游客或市民也是络绎不绝。据公园管理部门统计,自2002年中秋节开园以来,菖蒲河公园每日接待游人近8万人次,即使是淡季,也不下万人次。
 
从菖蒲河往西走,至天安门城楼前就到了外金水河。由于是暑期,来这里的游人格外多,金水河上的喷泉也被开放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里比纽约还热闹,应该是世界人气最旺的地方了。”随同考察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傅强感慨地说:“幸好没有因为游人众多而给河水造成污染。”
 
记者看到,天安门前500米左右的金水河旁全是拥挤的人群,金水河虽不是清澈见底,但河面碧绿洁净,没有任何垃圾或杂物。开启的喷泉让炎热的夏日清爽了许多,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进入天安门城楼,穿过西华门到故宫西侧,就来到筒子河的西南段。整个筒子河的内侧都靠着故宫城墙,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映照在干净的湖面上。另一侧,有的是茂密的树荫,有的是民宅或者其他景区建筑。河边游人众多,湖面上还荡漾着很多游船。在筒子河东北段,一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这里的水是北京城内比较干净的水了,在这里钓的鱼可以放心吃。”老人告诉记者,他住得很远,但是隔三差五地会坐车来这里垂钓一次,在这条河里他钓到过鲶鱼、草鱼,最大的有三四斤重,还钓过虾。
 
张峻峰告诉记者,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没有工业污染,最多也只是一点生活污染,能达到四类水质。
 
不过,在筒子河北段,记者也看见河边立着一个清晰的牌子:“请勿沿河钓鱼。”
 
从源头堵住污染
 
在筒子河,记者发现河内有不少排水口。不过张峻峰告诉记者,这些排水口通往故宫,都是排雨水的,不会有污水排放。不仅仅是筒子河,金水河和菖蒲河也不会有污水进入。
 
“故宫每年要接待近10万游客,光厕所的排泄物就是一个很可观的量,如果将这些污水排入河中,这些河道早就臭气熏天了。”而这些河道目前之所以能达到现在这种状况,据张峻峰介绍,都得益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和北京的雨污改造工程。
 
拿金水河来说,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9年、1963年、1966年对金水河河道几经清理,并多次对河岸进行加固整修。1978年整修金水河时,河底由方砖铺砌,在金水桥两旁护岸34.5米汉白玉矮墙以外岸段,重新用砖垒砌1.5米的栏墙,上加黄色琉璃瓦扶手,栏墙对金水河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防止污水进入河中。
 
菖蒲河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一段。河由西苑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往东汇入玉河。清代称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外金水河为菖蒲河。民国以后,菖蒲河两岸陆续建满房屋,并在河南岸形成了东银丝套、西银丝套两条胡同,菖蒲河成了垃圾堆放场和污水沟。20世纪60年代后填平河沟,改为街道。
 
但破旧民房倚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而建,严重影响文物安全;河道填平,丢失了重要的史迹;位于天安门敏感地区,消防、治安、卫生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首都的中心。有鉴于此,2002年,北京东城区斥资将河道两侧居民全部搬迁,拆平后挖出菖蒲河故道,恢复了水面,标示出天妃闸,亮出了南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将这里建设成一处依托历史遗址,富有古典风格的城市园林。
 
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事实上都属死水,治理河道、维护河道清洁最关键的是要阻止污水排入河中。据悉,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实施“生态治河”工程,将治河和截污相结合,把截污治污作为治河的重点,河道整治与排水管网改造同步进行,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加大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沿河铺设污水管线,收集污水,尽量减少污水直接入河。近几年,北京城市河道共截流排污口2300多个,并总结出了改造污水口、修建浮箱式拦污闸门、安装拦污栅灯等多种方式截污治污,减少污水入河,保证河道清洁。
 
“应该说,一环以内,尤其是以天安门、故宫为主的周围雨污水改造工作做得比较彻底。”张峻峰介绍,现在,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基本上没有污水排入,即使雨水也很少,基本上从源头上堵住了污染。
 
此外,北京在治水中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和净化水质,其中,在北护城河、筒子河安装推流、曝气设备66台,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提高水体的含氧量。记者在角楼附近的故宫筒子河东北段的东侧看到,在不到400米的河道里,就有7个曝气点。“曝气是从技术的角度保持水体洁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张峻峰介绍。
 
为使河水流动起来,将下游河水用管道提升到上游,达到水循环。为扩大使用再生水,北京优化调度河湖水源,每年集中向河道补充清水,增加水量。水循环起来后,城中心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据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晓刚介绍,2007年,北京还将实施城市河湖水质治理新举措,建设筒子河——北海——中南海水体循环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质。这也是北京市2007年河湖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精心管理 忧虑尤存
 
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河面上,记者看到一只蓝色的小船,不是游船,更不是渔船。天安门前的值勤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河工用来清理河道用的。在考察筒子河时,记者看到了河面上也有好几艘类似的小船。
 
在考察中,3条河流都比较干净,河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垃圾,不过,执勤人员告诉记者:“还是有些游人不自觉,会把垃圾丢在河道里,也有的是游人不小心把东西掉到河里了,沿岸植物的落叶掉在河里也会造成污染。为防止垃圾污染河道,保持河道洁净,有专门的河道清洁工,每天划着船打捞河里的脏物。”
 
在西南段的筒子河一角,记者果然看到了被丢在河里的几个空矿泉水瓶和其他一些垃圾,还有一些飘落在河面上的落叶,而这块水面比起其他地方显得格外脏,和整个环境极不协调。
 
“河道的截污治污只是河道洁净的第一步,但是洁净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对于保持河道的清洁同样重要。”张峻峰向记者介绍,由于与皇城紧密相连,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是游人密集区之一,如不加强管理,好不容易治理好的河流很容易被再次污染。
 
1997年,北京市河湖管理处的河工从中南海、北海、后海、前海,包括筒子河里打捞出各种箩筐12506个,每年城区的河湖淤积物达十多万立方米。河工们在清理北海堤岸时,沉在湖底的瓶瓶罐罐随处可见,其中易拉罐最多。筒子河施工中,砖头瓦块占了淤积量的2/3。“由此可见,河道的日常清洁维护、河道管理对保持河流的清洁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包括在河里安装水下推流器和曝气设备都是管理的一部分。”
 
不过,张峻峰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目前,金水河、菖蒲河、筒子河的水质只能达到四类水的标准,和北京政府承诺的“碧水蓝天”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前来天安门、故宫参观的世界游人会越来越多,这对3条河流的治理也会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实现3条河流的“碧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首批违规企业被通报 域名行业自律公约...
互联网并购最活跃 光电行业涉及金额最多
“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案例荣膺2...
“夏季达沃斯”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张力军:10亿元现金在手缚住网络视频苍龙
用原创与中国元素树中国动漫品牌形象
高科技为土地督察北京局安上“千里眼”
迅速崛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名...
鲁白:在科学殿堂,工作语言就是英语
8月9日《自然》杂志精选
中科院任免一批机关工作人员 蒋协助任办...
PNAS:冰封南极800万年的细菌获得...
陈吉德:研究生为何无“研究”能力
《细胞》:骨骼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
美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大太阳系外凌星行星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