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逝去的子牙河(一)
 作者:祝魏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7-9 0:23:4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科学时报》记者一行考察采访路线图
 

滹沱河藁城段20多年前就已经干涸,上游化工厂及皮革厂等单位把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滹沱河里。今日的滹沱河成了排污河,两岸的果树也日渐稀少。沿途走下去,映入眼帘的是令人掩鼻的黑水。卢家兴/摄
 

流经小觉镇水文监测站的滹沱河,河床里充斥着各种生活垃圾,河道两旁成了小觉镇的垃圾处理场。卢家兴/摄
 

滹沱河上游,两位老乡在搬运红砖,准备在河堤上盖房。他们身后的石桥始建于1967年,现在已成危桥。据了解,滹沱河两岸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所有的生活垃圾及污水肆无忌惮地排到河里。卢家兴/摄
 
从卫星图片上看,海河多个水系的河道基本上都处于干涸状态;子牙河上游滹沱河内只有几个很小的水坑。河北省一位资深水利专家用“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来形容海河的现实状况:“你们看到的水坑是周边地区排泄的污水。如果没有河道两岸的堤防,河道都可能看不见了。” 
 
海河流域面积的一半以上位于河北省境内,河北省所在的位置也正是海河流域的中心,而以滹沱河和滏阳河为代表的子牙河水系,也是海河流域的标志性水系,在人们普遍感到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它们的现状将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凭着一探究竟的求知欲,5月28日,《科学时报》记者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吴玉成一行4人踏上了对河北境内子牙河水系的采访之路。
 
滹沱河:50年前可以游泳,如今在这里种庄稼
 
“50年前,我还可以在这里游泳、捉鱼,现在河干了,我们只能在这里种庄稼了。”5月30日,记者在无极县西凉河村采访时,69岁的芦中田老人指着滹沱河特大桥下干枯的河道说。
 
资料记载,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州盆地,在盂县阎家庄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经岗南、黄壁庄水库调节后,流经京广铁路及石家庄、衡水两市,在饶阳大齐村进入献县泛区,至献县枢纽与滏阳河汇流,干流总长588公里,总流域面积24690平方公里。
 
5月30日,记者一行到达滹沱河特大桥时,无极县西凉河村的芦中田老人正在桥北捡附近皮革厂丢弃的皮革废料。他告诉我们说:“1963年以后,这里基本就没水了,只有发水(洪水)的时候或者上游水库放水的时候才有水。”
 
记者仔细核对了来自Google Earth的卫星照片,上面那干枯的滹沱河道中的水洼和滹沱河特大桥下污水坑的方位是一致的。河道内,距这些污水洼50米远处的地方已经种上了小麦与树苗。桥下宽达几十米的涵洞是最隐蔽的地方,如果不走下河道,在任何角度几乎都不能一眼看尽。
 
本报摄影记者卢家兴最先走到已经连年断流的河道,发现一辆小货车停在桥的正下方,附近的村民正在挖污水坑里的污泥。他们说,一般2天左右就会形成足够数量的污泥,将这些污泥涂到房子上可以防雨。而这些污水都是附近的皮革厂、肥皂厂通过油罐车拉到这里倾倒的。在污水坑的边缘,油罐车倾倒的痕迹清晰可见。
 
芦中田说:“20年前,这里的水井只需要打40米就可以吃了,现在170米的水井出的水还泛着白沫,这些水浇小麦是可以的,但浇出来的红薯或山药都有味儿。所以,吃水的井要打到300米以上,往北20里到无极县城或许比这边好点。”
 
与记者同行的吴玉成说:“河堤是一个楔形的坡,这里的污水可以渗到河堤以外很深的地方。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使之好转。地表水如果遭到污染,经过流水的冲洗可以很快恢复;但因为地下水很难流动,一旦遭到污染,冲洗很困难。这里的地下水状况让人很担忧,地下含水层可能会因此被完全污染,一些污染物吸附在含水层的颗粒上,很难再清洗干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污染是不可逆转的。”
 
记者正在采访芦中田的时候,手机突然响起:“在你的右手边是一个皮革制造厂,你的位置正适合拍照。”——卢家兴已经跑到了千米之外的滹沱河的另一侧。
 
芦中田就曾在这个皮革厂做过临时工,他说:“家里一共10口人,只有8亩地,种的是小麦和玉米。小麦每年要浇4~5次水,玉米浇1~2次水。用水是不收钱的,但是要收电费,浇一水要花10块钱左右的电费,每亩地每年要花费60块钱左右。但是每亩小麦的产量只有600~800斤,仅够自家吃,靠种田是不能支撑日常开销的。3个儿子都在附近的皮革厂做工,自己也在皮革厂看夜。每天可以挣20块钱,基本可以供日常开销了。”
 
当我们在公路上准备多采访几位附近的农民时,刚好遇见将桑塔纳车停在公路旁等人的赵老板,他告诉我们:“我也在无极县做过皮革生意,但是无极县现在也在治污,小皮革厂、造纸厂都不让开了,开始撤资。于是济宁、通辽、包头、禹城、滕州乃至河南都来这里引资,企业逐渐都搬走了,我现在也在外地经商。”
 
小觉水文站:
 
先进水文设备“英雄无用武之地”
 
5月29日,记者从石家庄出发到达小觉镇,这里是滹沱河进入河北的必经之路。小觉镇面积179平方公里,人口19000多人。小觉因地势倾斜,街道方位不正而名为斜角,后来由此演变为小觉。1988年撤区并乡后设小觉镇至今。
 
一路走来,看到滹沱河河道内已经种上了庄稼,有的地方还建了房屋。1955年设立的滹沱河小觉水文站即位于平山县小觉镇,是滹沱河进入河北境内的第一个水文站,该站担负着对滹沱河水位、流量、水质、降水等数据的观测任务,为石家庄全市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库水调度、居民生活用水等提供信息依据。
 
进入小觉水文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挂起的梭形水文监测设备。站长印吉庭告诉记者:“这是我们5月份刚装上的一套全自动测流设备,全河北省只有这一套,(石家庄)市水文局也可以远程控制这套设备,监测这里的水文、水情。但这套设备只有径流量在50立方米/秒时才能使用,而现在这里的径流量只有1立方米/秒左右。我们也只有将这套设备收起来,留到汛期再用,现在的水文监测只能靠人工下水检测了。”
 
河北省水文局的数据显示,1954~1959年,小觉水文站年平均径流量为16.30亿立方米,而1990~2000年这一数字降到了4.98亿立方米。印吉庭说:“这里控制着上游14000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以前听站里老同志说枯水季节也有10立方米/秒左右的流量,这几年一年比一年少了,即使上周上游降雨40多毫米,这里的径流量也基本没有变化。太旱了,上游的百姓也要用水,附近的小觉水电站、康庄水电站、秘家会等水电站又引走了一部分水。”
 
河道里几辆挖沙的汽车正好停放在距水文站不足1000米的地方,一辆大型铲车正在挖河底裸露的河沙。由于径流量很小,河水刚刚能覆盖河底,几辆满载的挖沙车直接沿河道内由人工填成的斜坡开上了河岸。河道两边废弃的塑料袋以及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离河水不足十米处,几头猪正在附近居民临时搭建的猪圈里觅食。
 
印吉庭无奈地说:“没办法,我们没有执法权,既管不了挖沙的车辆,也没有权力阻止村民堆放垃圾,小觉镇也没有专门堆放垃圾的地方。”
 
小觉水文站下不远就是岗南水库,这里的水首先流向那里。
 
岗南水库:上游再建水坝,我们只剩吃的水了
 
车行至平山县岗上村,停车问路时,几辆旅游大巴从我们旁边驶过。据司机康师傅说:“这些车应该是去西柏坡旅游的,岗上水库就在西柏坡的南岸。”
 
岗上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治理滹沱河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兼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用水和库区养鱼之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岗上水库的北岸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水库蓄水时,已经把库区北岸西柏坡的旧址淹没,现存的西柏坡是1977年以后按旧址的样子仿建的。
 
岗上水库地处滹沱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约占该河山区面积的68%。库区在太行山背斜东南翼,岩石古老,基本为单斜构造;库区附近为低山丘陵。年均降水量485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是滹沱河洪水来源之一。1966年后又陆续扩建加高大坝,改建正常溢洪道,续建非常溢洪道,新建泄水洞,增装调水蓄能机组一台。岗南水库总库容15.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9亿多立方米,与下游黄壁庄水库联合调度时,可削减上游千年一遇洪峰流量的70%,保证石家庄市和京广铁路的安全。每年可提供的灌溉用水(保证率50%时)约10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20万公顷。电站装机3台4.1万千瓦,年发电量8500万度。可养鱼水面约4万公顷。
 
据岗南水库提供的数据显示,20世纪60、70、80、90年代,岗南水库年均入库水量分别为14.25、10.10、6.42、6.61亿立方米,2000年以后降到了3亿立方米,呈逐年递减趋势。
 
岗南水库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卢永兰说:“岗南水库蓄满容量为8亿立方米,这几年很少蓄满。但我又觉得这是正常的,我们的经济发展加速、地方建设加快,上游百姓用水也在增加,所以,减少是有原因的。”
 
但卢永兰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同样缺水的山西正研究在滹沱河小觉上游建设坪上水库。卢永兰说:“山西坪上水库一旦建成,会在枯水季节拦去岗南水库入库流量的80%左右,以后岗南水库很有可能只能保证石家庄的饮用水了。”
 
据了解,拟建的坪上水库的所在地山西忻州市属缺水城市,多年来,控制大型水源一直是他们规划中的蓝图。而由于早前太原市引水工程——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不十分成功,坪上水库将有可能成为太原市的另一个水源地。目前,相关可行性报告正在研究之中。
 
据河北省一些水利专家分析,坪上水库选址地点距岗南水库仅50公里,和岗南水库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缓冲带,一旦建成,将拦去岗南、黄壁庄水库至少一半的年来水量,长此下去,两大水库将面临废弃的危险。
 
滏阳河源头:
 
百米之外是污水
 
河北省一位资深专家称:子牙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而今,滹沱河已经干涸,表现有水皆污的河流非滏阳河莫属。
 
滏阳河全长402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从平乡县阎庄进入邢台,由南往北经平乡、任县、巨鹿、隆尧、宁晋、新河6个县。历史上,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清朝末年,宁晋县十字河还设有船捐局和货栈饭店等,商旅云集。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仍有货船往返,沿河还可浇地51万亩。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河水减少,除汛期外经常断流,航运已被陆路交通代替。
 
源头水质直接影响下游水质。在我们确定行程的时候,吴玉成就告诉我们说,邯郸的峰峰矿区是滏阳河的源头,要考察滏阳河的水污染情况,位于峰峰矿区的黑龙洞自然是不可回避的地方。
 
峰峰矿区地处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鼓山南端、隔滏水与横卧东西的神麇山对峙形成的峡谷,是西通太行山的八陉之四,称“滏口陉”。战国秦赵之时,滏口是赵国的后方粮道和秦军东进的入口;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击袁尚于滏水之畔;东晋后赵将军张沈拥兵滏口,问鼎邺城;后燕慕容垂挥师滏阳,西进灭西燕;北魏末年,大将尔朱荣战起义军葛荣于滏口之东;隋末,窦建德大败窦宗于鼓山;唐末安史之乱后,于滏口置“昭关”;北宋为踞金兵建古地道,后称“藏金洞”。(下转A2-A3版)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海河流域水之忧(三)
海河流域水之忧(二)
海河流域水之忧(一)
谁来为河北水资源现状买单?
逝去的子牙河(二)
编者的话
子牙河上那些无奈、无辜与可敬的人
“高考奇人”张非:被应试教育压成了硬币...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名单公布
奥运会乒乓球馆暨北大体育馆发生火灾
陈竺:医者 艺者 智者 仁者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逝世
师徒反目 北大教授状告学生侵犯商业秘密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何炳林逝世
《科学》评论:人类与黑猩猩差别仅有百分...
北大体育馆火灾不会影响奥运会测试赛举行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