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山水之间的文化韵味
 作者:郑丽慧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7-26 9:35:59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楹联,在中国传统的国学体系中,似乎只处在小小的一隅——它上盖不过秦汉古文中敏锐的思想锋芒,下又不争于唐诗宋词元杂剧的行文悠长深远。但它却是小中见大,集韵律、趣味、意境和哲理于上下呼应的两句中,意境深遂,韵律和谐,内涵丰富;加上它多是刻于山水之间,亭台楼阁之中,美景美文相配,更加令人心生敬意,爱慕无比。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楹联图志》,就能够满足广大热爱楹联并乐于游山玩水之士的雅兴。
 
本书作者张玉舰先生乃酷爱书法与楹联的饱学之士,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名胜中的楹联往往集名胜特点、人文典故、书法艺术等于一体,大都系名家名作,不可不看,不可不读,且“看要细看,读要拜读”。书中把“名胜”楹联分作山水、寺庙、祠堂、纪念馆故居、亭台楼阁、书院、园林等部分,荟萃了数百副名家名作,其书法风格也从古朴凝重到隽秀流畅不一而足。从中你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大明湖名联,继而体验到泛舟湖上的惬意,“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这则洛阳香山寺的楹联则可以让你体悟到一些禅机心语;你或许会为“平添枫叶三分艳”的长沙爱晚亭的红叶惊叹,又或者着迷于“北望可阅江”的南京阅江楼逼人的绿色;郭沫若在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的题字“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积多年国恨离愁”,笔法俊秀,让读联并品得其中真意之人不免流连怅惘,而“酒香宾咸集,人和政事通”的绍兴咸亨酒店的嵌名联则把人的思绪带回到了鲁迅故里……
 
本书版式设计新颖,编者煞费苦心,把上下两联的书法真迹影印放置于单页的两侧,并配上了大量清晰优美的实景图片,这样一来,不会给读者造成任何视觉上的疲劳,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的美感,读者解读楹联的过程,也是欣赏书法之妙和山水之美的过程,三者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读之,如若游走于山水之间,真乃不亦乐乎!
 
楹联字数虽少,却是讲求少而精的规则,它分为平仄层(结构)、对仗层(文字)、文意层(思想),且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品读和解析的时候,先讲平仄(要朗朗上口),再讲对仗(要平仄押韵),最后才理解文字的意思(要言少意丰)。而楹联在撰写时刚好相反,首先要立意,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调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
 
高调地说,这是一本弘扬民族文化,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书。如果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一部浩瀚无比的大书,那么小小的楹联就是它的凝缩与升华。透过这个窗口,我们不但可以窥见从远古流传至今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还可以领略到名家书法、篆刻的风采,品咂出楹联上下两个对句中表现出来的汉字的音律之美,造型之美,意境之美。
 
这或许又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在科技发展给人带来的种种舒适中,在人们可以打开电脑通过网络获取种种文化信息的情况下,谁又会对这些过往的古字感兴趣呢?现下的年轻人,恐怕已经不认得名胜楹联中镌刻的许多古字了。而这也正是此书出版的价值所在!它时时提醒我们,在风景名胜中,在山水之间有着楹联所呈现出的文化意味,不要忘记它镌刻的历史和体现出来的悠久的古韵。如果你想重温国学,重新修习历史,那么,不妨从楹联开始吧。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对“科学小说”概念的一点疑问
科学拯救濒危食肉动物
军事图书 记述80载战火春秋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将帅回忆录:军事图书的别样风景
“小小化学家”活动在京举行
倪文东书法篆刻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
“哈7”首发引爆“哈迷”激情
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查明
中科院女博士论文造假真相始末
人类唯有甘拜下风 西洋跳棋人工智能程序...
中科院专家调研惊人结果:养鸡场大部分死...
美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的宇宙负离子
科技部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项目...
《科学》:恐龙主宰地球并非一日之功
《自然》:冰川洪水造就英伦三岛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