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澳科大”)是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澳门科技大学迅速引起国内很多高考生和家长的瞩目,目前在校生已达6200名,深受欢迎,许多课程采用英语授课,培养出的学生既有熟练英语水平,又有各专业国际知识。它有一些独特之处值得借鉴。
私立大学模式
澳门科技大学采用一种有别于内地大学,是“政府援助、基金会所有、非营利机构”的私立大学模式,开办6年多以来,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师资国际化,教材国际化,培育国际化人才”的独特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大学造成了冲击。
从体制上看该校既不是“国有”,也不是“私有”,而是“私立”,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私立大学”模式。该校由全国政协委员廖泽云先生注入巨资、一些热心人士积极参与,澳门政府批准成立了澳科大基金会,政府赋予该基金会“行政公益法人”资格,属非营利性质的法人。该校虽由私人投资,但却不是私有或私营机构,而是一个社会性机构。基金会的运作如有盈余只能作为基金会财产、作为发展教育之用,任何个人均不能分利。该校基金会设有信托委员会、行政委员会和监事会来进行管理和监督,澳门政府则无偿批土地给该校和其他私立学校。这样就形成了独立办学、自主发展、多方监督的机制和特色,使得它能站在开阔的国际视野上自我完善、不断发展。
国际化与兼容并蓄结合
在文化理念上,澳科大将国际化与兼容并蓄相结合,新建的教学楼、办公楼和科技楼座座充满生机,学校目前还在筹建新图书馆大楼、室内体育馆等,以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大学依据兼容并蓄的理念,同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建立了相对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力求优势资源的有机整合。目前已设有资讯科技学院和管理学院、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等4个学院,另设有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院和持续教育学院。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可颁授博士、硕士、学士等高等专科学位的学历证书。教授队伍来自于美国、英国、德国、中国、俄国、印度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顶尖学府,各种肤色、语言在这里交融,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课程多元、应用性高,专业与课程设置放眼国际前沿和社会需要,培育复合型人才,如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中外师资队伍的组合,既有中国大陆法律、澳门特区法律,也有国际法、一些西方国家法律等。面对社会需要,该校行政管理学院开设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会展管理、搏彩业管理等专业。中医药学院教授以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为主的课程,并讲授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知识。该校行政与管理学院院长汤宏谅教授说:“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扩展国际视野及具备优异的英语能力成为现代人必修的课题与条件,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
该学校也是国际大学联合会、亚太地区大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会员。学校同四大洲等几十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学生们有机会去美国戴顿大学、圣约瑟大学、纽约理工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境外高校继续完成后两年的学业,也可以申请在暑期前往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短期培训。国际交流、开阔视野是一个突出特点,虽然该校历史较短,但它站立在国际视野的制高点上,经常邀请国际大师级著名学者讲学,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两院院士等各种大师级学者时常到访、讲学,让学生的学习跟进大师思维、耳目一新,而且海外实习更别具一格。如该校与美国实践培训协会联合,去年6月至9月安排学生利用暑期去美国弗罗里达州做宾馆、宴会服务员实习3个月,体验外国生活与文化,并有每小时8美元的报酬。这种海外实习是国内最著名大学都难以做到的。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
在课程设置上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地的澳门,该校传承兼容并蓄各种优秀文化,在课程设置上面向国际化的同时,完善开放式的办学机制,本着要培养完整的人并逐步形成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若干艺术门类的比较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该校校长许敖敖教授说:“最高的学问不是铸金而是铸人。”
该校是澳门最早设立通识教育的大学,对学生除了专业科目教育外的整体素质教育,还包括中文、外语、数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哲学、文学与艺术、养生保健等,并负责课外活动的指导。踏入新的一年,大学又提出了创建“和谐精业”的校园文化,并在深层次上展示大学风采,把澳科大的建设和发展推上新的台阶。学生们可以从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吸取养料,不断优化素质,早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