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4月,本周刊在发表了《科学小说在中国》一文后,得到了国内有关科学小说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的热烈回应。“科学小说”的研究、创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四川省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科学小说网等机构也纷纷开展了有关科学小说的征文及讨论活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部分优秀征文,为有志于科学小说创作的作者及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
身为职业作家,我经常和出版商打交道。深知如今文学领域的话语权既不在作家手里,也不在评论家手里,基本都掌握在出版商手里!一种新的文学门类如果不能赢得出版商认可,就像婴儿没有助产士无法安全降生一样。而如果不能出版一定数量的作品,那这个门类以后的发展就免谈了。
那么,出版界朋友对科学小说怎么看呢?就我小范围接触的人来说,主要是顾虑它“太高深”。有的人问我,科学小说是不是只有院士才能看懂?有人说,你拿科普创作基金来吧,这东西肯定没市场。有人干脆就说:等我们出版社赚了钱,以后资助你出几本科学小说吧。
从出版社角度讲,如果一个门类不具备赢得大众读者的潜力,人家根本不会重视。但科学小说有没有这个潜力呢?当然有!它并不是可怜巴巴的公益作品。好多科学小说(或影视)本来就是畅销作品。只不过面对不熟悉科学小说的国内出版商,我们必须讲清这个文学门类的趣味是什么。
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科学小说(影视)的核心趣味。

如果剥离其中的科学背景,我们可以这样介绍《暗冬》的故事:A发现了一颗宝石。B见财起意杀了A。这个过程被C发现,B又杀了C,同时嫁祸于D……
这是一个典型的悬疑小说套路,但它如何成为一本科学小说呢。首先故事发生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大陆,除了智利建过居民点外,所有人类定居处都是科考站,所有人都是科学家。于是,杀人的人与被杀的人都是科学家。作者必须熟悉科学工作者才能把他们描写得很真实。
其次,要抢夺的不是一般宝石,而是南极陨石。南极陨石为什么值钱?因为只有在两极发现的陨石才能经十数万年不磨损,保留下远古的太空信息。它的价值完全需要懂科学的人才能理解。
再次,小说里杀人的地方都是科考站的组成部分。凶手故布疑阵,令其他人以为死者是自然死亡。在南极那个环境里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南极的相关知识才能构造这样的情节。
如果剥离这一切,它就是一部普通的悬疑小说。有了这一切,它就是一部科学惊险小说。而正是这些知识才令它与众不同,成为美国的一部畅销书。
《雨人》(“Rain Man”)
这部电影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奖,而且拿下一亿多票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个数字很惊人。这部电影可谓名利双收,然而它的成功完全建立在自闭症的知识上。
自闭症晚于1938年才由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发现,发病率远比精神分裂症低,公众不熟悉。今天社会上之所以不少人知道这个词,几乎都是受这部电影影响。
自闭症患者不能自理,但在智力方面并没有问题。有些人还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有人能背诵《圣经》,有人心算复杂的数学题比计算器还快。这部电影正是把自闭症的特殊症状运用在情节里,构造了曲折的故事。最后,主人公被弟弟带到赌场,利用他惊人的数字记忆功能发了财。而赌场方面又查不出丝毫作弊的线索。
《雨人》本身有深厚的人文内涵、社会寓意,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有关自闭症的医学知识上。演员霍夫曼为了演好自闭症患者,在精神病院进行了长期的生活体验。可以说,在科学知识的真实性方面,《雨人》做到了准确无误,又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电影的趣味。
《飞行家》

一提到科学家传记,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勤奋刻苦”、“甘于寂寞”、“不懂生活”这些形容词。是的,这都是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但用在小说和电影里那就闷死人了!上世纪40年代美国传记电影《居里夫人》尽管使用了大明星,但因为居里夫妇是大学中的理论物理学家。这种职业本身就很平淡,怎么表演也不出彩。
然而工程专家,还有地质学家、海洋学家,他们的工作环境不是单调的实验室,选择他们做传主,显然可以构造更为出彩的故事。在这方面,美国大片《飞行家》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这部电影的传主是集工程师、企业家和探险家于一身的霍华德·休斯。他把美国军用飞机技术提高了一个台阶。同时本人又是花花公子,晚年还患有心理疾病。丰富多彩的人生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很多素材。如果让我来写科学家传记,我更喜欢挑这种人生经历更丰富的,而不是其知识价值更大的人来写。
《飞行家》里有这么两个镜头:前一个镜头里,休斯专心地抚摸一个女人的裸背。后一个镜头里,休斯专心地用手检查样机表面的平滑度。飞机表面平滑与否直接关系到空气动力学效果,是科学知识。导演把这两个镜头拼在一起,让观众知道女人和飞机技术都是休斯的最爱。我从未见到有人这样来描写一个科学家,但它很真实也很有趣。
综上所述,科学小说(电影)绝不是沉闷的科学教科书。相反,我们选择科学题材来创作小说和电影,正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趣味。它的趣味建立在科学本身的有趣上。
顺便说一下,“科学小说”是个学术概念。它最准确地概括了这个艺术门类的特点。但它的商业色彩很淡,出版商并不喜欢。具体操作时,不妨使用“高科技惊险小说”、“高科技犯罪小说”、“医学恐怖小说”这些已经被市场证明过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