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天才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为何天才的生活大都残缺、混乱,行为怪异?近期,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才还是疯子》,用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天才”。
“天才”的另类诠释
 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6-13 23:48:4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天才与疯子
 
天才往往都行为诡异,在常人看来都难以理解,因此有人不自觉地将“天才”与“疯子”联想在一起并考究两者间的关系。1981年至1984年,为了研究“中国现代作家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影响”这个题目,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凤高到北京、上海等地搜集了大量的中外文资料。细读了意大利隆布罗索的《天才论》的英译本后,他对“天才与疯子的关系”的观点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此同时,又从一些作家、哲学家的著作中看到这样的观点,他脑海里便萌生了表达这个观点的念头。
 
余凤高曾研究过肺结核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在《飘零的秋叶——精神病文化史》中也谈到“天才与疯子的关系”的问题。发表于《书屋》杂志上的“人类疾病的背景文化”系列文章之中的一篇也写到了精神病和天才的关系。1987年,山东画报出版社想将此系列文章出版为单行本,于是《呻吟声中的思索——人类疾病的背景文化》一书于1998年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一位编辑看到书中的有关天才与精神病的内容后,约余凤高就这个题目于2002年10月出版了一本名为《天才就是疯子》的书。《天才就是疯子》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天才与精神病关系问题的著述。余凤高以生动的笔调回溯了天才研究的历史,组织了大量的材料,向读者展示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天才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些推动着人类文明前进的伟大人们,承受着比常人大得多的精神痛苦。
 
余凤高还聊到了《天才就是疯子》一书的名字的小插曲。虽然他认同“天才与疯子之间有关系”的观点,但他不认为天才人物都是疯子,因此起初他将书题为“天才和疯癫之间”。但是编辑认为“天才就是疯子”更有冲击力,坚持用此名,所以有了《天才就是疯子》。
 
近期现身的《天才还是疯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天才就是疯子》稍作修订的重印本。“天才人物的精神病不是我研究的结论。”余凤高强调道,他只是相信这个结论。该书中的内容只是一些他自己的思考和设想。他拿出了一个设想:假如一个人体内的能量是固定的、大致不变的。人体是由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组成,如果肉体方面的能量消耗过多,必然影响到精神方面;反之,精神方面用得过多,也会影响到肉体。天才人物的异乎寻常的敏感和自由奔放的想象力,需要消耗过多的总能量,以致使本来可以提供给肉体的能量大大减弱了,因此他们的肉体必然会虚弱甚至患病,精神病就发生了。
 
通过大量的阅读,他还列出了3种常见的天才的精神病症:早熟、癫痫、精神错乱。但余凤高表示仍然有一个问题困扰了他很多年,即“天才和精神病两者之间的转化的机制”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释。
 
重印本带来“悦读”风
 
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让人们似乎失去了片刻喘息的机会。但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现在,读书讲究“悦读”。该书的责任编辑曹珍芬评价道:该书很有意思,讲了很多故事,图文并茂,余凤高的文字作品通常是“愉悦”的风格,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心情下吸收消化知识。《天才还是疯子》从病理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了天才发生的理论、天才与精神病的关系问题,列出了天才常见的精神病症,分析了典型的例子。它能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对每个人物的特点、性格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该书的读者对象是白领、大学生、知识分子,定位为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众读物,让读者体验到以享受阅读为主的感觉。
 
曹珍芬说,当时出版社决定再版时没有考虑内容的学术深度,因为它不是这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天才还是疯子》不是阐述深奥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些故事说明问题和情况,要达到的是让白领或者一般的读书人茶余酒后或者闲暇时可以享受阅读的效果。
 
余凤高表示写《天才还是疯子》时没有考虑此书是否有何具体的意义。“我从来不关心政治,虽然我一生因为家庭的问题而深受政治之苦。”他坚定地说:“我写书只写我喜欢的东西,从不考虑有什么意义。”
 
谈到这本书的取材之源时,余凤高说这本书很多资料来自以前积累的资料和朋友。平时他很注意有关材料,掌握了不少关于“天才与疯子的关系”的观点的资料。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从外文资料上摘下了不少于100万字的医学史材料。Time和Newsweek杂志中有关文化方面的文章,他都会浏览;《参考消息》和其他报纸上他感兴趣的文章也会收集。1995年,余凤高开始用电脑写作,并从Google上查阅资料。至今他的电脑和光盘上储存的材料都很多,仅扫描和下载的图片就不少于3000幅。
 
这本书虽说是大众读物,有很多知识仍旧是科学方面的,可曹珍芬觉得编辑《天才还是疯子》是一个学习过程并且很有意思,不曾感受到辛苦,有时甚至还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她还讲了在编辑此书过程中发生的有趣事情。在书的第238页讲述了一个画家的精神病症状的发展变化与在4个不同时期画的猫之间的关系。她为了将这一幕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费了点儿工夫找到了那4幅猫的画。
 
总而言之,大量论证资料、丰富的图片、活泼的版式就是《天才还是疯子》一书的亮丽的风景线,它会让你闲暇时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彩,就让它帮助你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天才”。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与格西麦可分享人生智慧
爱,有多长、多重?
周德东新作《奇门遁甲》暑期出版
平民总理出书回顾奋斗生涯
为残酷青春存档
值得等待的《大火》
我是X,我怕谁?
消除毒物魅影
盖茨获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北大光华教授邹恒甫被辞 挑战高校行管机制
《自然》:基因重组可制造“类胚胎干细胞”
973计划新一届专家顾问组详细名单公布
旧瓶也能装新酒:无线传能有新方法
何祚庥:中医为什么治不好季羡林的病?
科学网与自然出版集团合办学术论文出版研...
英科学史空前壮举:7种常见病致病基因揭秘
京ICP证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