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状元情结可以休矣
 作者:傅国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6-12 0:1:26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造成了中国人的状元情结,这种情结并没有随着100多年前科举制的谢幕而终结,高考状元这个说法就是很好的见证。高考成绩排行第一者,被称为高考状元,他们是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乃至香港名校争夺的对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科举制之下,考取状元就是取得功名富贵、实现人生梦想的捷径,状元头衔之所以光华四射,乃是因为状元背后的实际利益。我们这个民族是很世故的,对于那些并不能带来多少实际好处的虚幻光环从来都不太在意。我们的目光向来很难超越尘世,去关怀更远、更深的问题。从前不久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1999~200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可以看到,经济管理类等专业是高考状元的首选专业,比例高达33.46%,较少有人选择对国家、民族、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基础专业。
 
由此不难想见,多数高考状元选专业的时候,都是非常务实的。这种选择未必是从兴趣、爱好、特长出发的。我们不能想象33.46%的高考状元发自内心地喜欢经济管理,这种不约而同表明,在一个一边倒的经济化时代里,人们的选择空间事实上是极为有限的。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放弃任何非经济的、不切实际的考虑,老老实实地选一个最有“前途”的专业,哪怕自己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压根就不适合学这个专业,也在所不惜。
 
但是,所谓高考状元未必能成为社会的顶尖人才,在跨出大学校门之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精英,与高考成绩排名无关。该调查报告中说:最成功的人,一般在中学阶段成绩在班中第十名左右,而不是第一名。当然,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有冒险精神,绝对不是只懂解题、不懂思考的书呆子。
 
对于“状元们”而言,因为挟高考成绩排名的绝对优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客观上本来是相当自由的,但是受制于整个社会的普遍趋势,也就是大环境,他们在主观上并没有多少自由。所以我们看到在1999~2006年的高考文科状元中,有22.44%的人选择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1.78%的人选择了北大经济学院,两者合计超过了44%。
 
高考状元的光环转瞬即逝,一旦步入大学的门槛,和其他同学实际上处于同一个起点了,开始新一轮的赛跑,谁能够跑得更好,并不取决于高考成绩的名次;在走出大学校门之后,面对激烈而无情的竞争,面对与纸上的考卷截然不同的复杂社会,高考状元昔日善于应试的那一套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这个时候,优势可能就变成了劣势,很可能产生强烈的失落感,面临心理的失衡。第十名现象表明,这个社会不需要高度重视高考状元,不要老是把目光锁定在考试成绩的名次上。即使在科举时代,大多数的状元也都是没有什么作为的,以清代出状元最多的省份江苏为例,几百年间江苏大概产生了49个状元,真正对这个国家有大贡献、造福社会、名垂后世的也就是张謇一人,其他的状元,连姓名都已被忘记得差不多了。
 
当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开始受到质疑,大学的弊病纷纷暴露出来时,有人说大学已经从神坛上走下来。这份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也为我们重新看待状元情结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如何以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的排名,逐渐淡化高考状元之类的说法,从上千年的状元情结里解放出来,从而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开阔的心态去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我们的社会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底,无论是过去科举制下的状元,还是今天高考制度下的状元,都只是一种考试体制的产物,而任何一种考试体制总有其局限性。高考状元在成为状元之后同样要应对社会人生的其他考验,最终能不能造就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都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次高考仅仅只能代表一次高考,或者说是人生无数各不相同的考试当中的一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这一次高考更重要的事情呢。对个人而言,如果陷入状元情结中不能自拔,沾沾自喜,以为天下已成囊中之物,甚至傍着刹那的光环睡大觉,那注定是没有出息的。对中华民族来说,告别状元情结,应该是时候了。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创建规范的教学评估体系
回忆刘少奇同志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关怀
暨南大学改革“外招生”实习模式
董迎春:“腊肉”是一种象征
为了大地的丰收
南京农业大学发现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
上海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中心成立
华南理工大学举办首届南方财税法高层论坛
06年在我国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名发布...
盖茨获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何毓琦:麻省理工与哈佛博士教育之比较
白春礼:跑步前行的中国纳米研究
周光召任973计划新一届专家顾问组组长
《自然》:基因重组可制造“类胚胎干细胞”
PNAS:改造大气层抵御全球变暖是一把...
旧瓶也能装新酒:无线传能有新方法
京ICP证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