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难以忘记《帝企鹅日记》里真实的画面,因为这部作品让我们了解到了帝企鹅种类、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等等不为人知的秘密。近日,由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金丝猴部落》将以真实的画面、朴实生动的文字揭开金丝猴之谜,带你走进原始森林、走近金丝猴。
“在原始森林里呆着会有无边无际的恐惧感,而且无论去过几次那个地方,仍然会有这种感受。但是为了写作,我必须承受这份恐惧,住进森林,与金丝猴近距离接触。”作者古清生坚定地说。自1991年以来,古清生三度进入神农架长居,深入原始森林观察和体验,关注神农架包括野人在内的一切神秘事物。第三次去神农架,他在零下6摄氏度的冬天驾驶着摩托车从北京出发,用了6天时间抵达神农架,住进了原始森林中的大龙潭科考基地,花了40余天写作完《金丝猴部落》的初稿。
文字纪录片真实描摹金丝猴
2006年冬天,受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王海涛之邀,古清生告别了城市的喧嚣,再次踏上了去往神农架原始森林的征途。神农架的魅力令他无法抗拒,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他执意骑摩托车沿南水北调中线行进,每天500公里、花了6天时间到达了目的地。“这样走并不会近。但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了解到神农架地形、地理的全貌。”他强调,“写作不能图省事、捷径,我图的是不一样的角度。”
2006年12月,古清生与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大龙潭科考队员一道住进了神农架原始森林,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集中所有注意力在金丝猴部落的行为模式上,对野外金丝猴仔细观察了近半年。写野生动物对作家应该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作家面对的是陌生的群体。“看见的就是一群猴子乱蹦乱跳。”古清生看到金丝猴后却感到写作无从下手,“这种感触不够写一本书,没有大量观察和研究金丝猴的科学分析是支撑不了一本书的。写这种书时,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收集动物们的形体、习性、爱好、状态等方面的信息积累成素材。”
在原始森林空旷寂寥的雪夜,伴着野兽的叫声,他用超过常人的意志完成了这部生态纪实力作。《金丝猴部落》凝聚了古清生40多天的观察和采访的心血以及科考队员十多年的考察结晶,展示出了他们艰辛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古清生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维。书中干净、瑰丽、优美的图文,描绘了一个神奇、独特而又富于情感和智慧的野生动物世界,将长期纠缠在金丝猴研究领域的许多繁难的问题,通过大量实证,从科学的角度解说得精妙、细致。同时也澄清了一些认知的误区,如人们普遍认为在猴子的王国里有一只统治猴群的猴王。古清生说,根据他们的观察结论,金丝猴中是没有王的,它们的社会结构是一种由一夫多妻家庭和全雄单元组成的部落。书中揭示了金丝猴生活的方式、部落的秘密,披露了金丝猴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繁殖特点,描述了金丝猴的语言、食谱以及它们欢爱和情感表达的细节。这些实景观照式的描摹,在神农架科考队拍摄的大量金丝猴写实图片的映衬之下,构成了一幅真实而精美的神农架全景画卷。
40天原始森林的生活经历
即使古清生已经去过几次神农架的原始森林,但是再去时,心中依旧是充满了恐惧感,40天原始森林的生活对他来说依旧是漫长的。他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去过的森林海拔大概就600米,而这次所在的原始森林的海拔是2300米。大多数人去过的“森林”只是开发后的,与原始森林有很大的区别。“在原始森林中呆着跟我们的常规想象不一样,听到响声时第一反应是想到怎么去逃命。”古清生郑重地说,有一次傍晚时分,从原始森林的山上下山时突然听见声响,当时吓得无法动弹。事后,他的两位向导告诉他,那是猴子跑的时候悬崖上的石头落下来的声音。
初到神农架的前四天晚上,古清生住在镇上的宾馆里。几天后,他发现自己找不到丝毫写作的灵感。“我知道如果自己白天黑夜都在原始森林呆着会很恐惧,但是为了写作就必须战胜恐惧。”古清生坚决地说。住在原始森林的第一天,心中只有无边无际的恐惧感。白天有科考队员们陪伴很热闹,可晚上大家睡觉去了后,森林里幽静得让人毛骨悚然。而且他始料未及的是屋子的门没有锁。“觉得不锁门睡觉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对于我来说永远不会习惯的。”古清生回忆睡在原始森林的第一个晚上。科考队员告诉他,他们睡觉从不锁门,原始森林里动物不会跑进人的屋子,兽有兽道。习惯了森林的环境后,古清生也会一个人独自在森林里散步寻找金丝猴,有时甚至走两三公里。
“只有猴子最懂得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古清生感慨道,在原始森林生活的40天里,金丝猴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给了他一些启示:它们每天边走边吃,不停留在一个地方寻觅食物。而现在,人类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所有的生态链被破坏掉后,人类灭亡的日子也不远了。
《金丝猴部落》惟美的文字、真实的画面,展示了金丝猴的世界,带给了我们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从这本书中,可以直观地打量金丝猴世界隐秘而妙趣横生的生活场景,使得这种远离人类的动物在我们面前犹如一家朝夕相见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