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两个10多个”( 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和10多个重点名优品牌)政策在会上敲定,中国烟草行业新一轮重组即将拉开序幕。与此同时,烟草行业加快了联合重组的步伐,卷烟工业企业数量由2000年的184家减少到2006年的44家。
“而对于目前拥有多个生产点的烟草生产企业而言,一旦组成10多个大的集团,如何进行多点控制、保持产品的品质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信息化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为这一问题开出了一剂强有力的药方。”一直从事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研究的中科久辉公司董事长孙四敏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
2007年4月3日,作为“863”计划项目——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攻关示范工程的“山东中烟工业公司青岛卷烟厂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而在此之前,同样由中科久辉公司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并联合国家烟草专卖局、青岛卷烟厂等单位共同申请的“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于2003年7月通过了“863”专家组的验收。
解决“洗牌”带来的问题
事情还要从烟草行业改制带来的问题说起。孙四敏说:“为了应对加入WTO以后国外烟草工业的冲击,国内烟草行业自2003年起实行了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三大’战略规划。‘大企业’指的是逐渐砍掉了生产能力在10万箱以下的烟厂,兼并了30万箱以下的烟厂,每个省成立了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国内烟草行业将形成十几个集团、跨地区生产、经营的局面。为了创出名牌、应对国外名牌的竞争,每个集团只生产1~2个品牌。打破地方垄断最终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但在改制的同时也给烟草行业带来了‘大企业病’等新问题。”
“大企业病”的直接表现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部门数量增加、管理层级增多,重组成立的大型烟草集团管理的工厂往往数量较多、地理位置跨度很大,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不尽合理,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决策缓慢,企业内信息传递速度慢、内容失真等现象,部门之间横向协调的工作量成倍增长。
孙四敏说,解决“大企业病”的关键还是要采取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的层次才能使信息化传递不至于失真,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然而,管理扁平化还必须解决放权与控制的关系,这个控制就要通过规范的流程、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另外,各厂的管理不同、原料和加工环境差别较大,如何实现多点生产、如何保证不同地域生产的同一品牌的香烟同质同味,成为扩大后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探索整合企业资产、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多点生产的“药方”,就是信息化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打造企业集团级的管控一体化
4月3日,在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主持的“山东中烟工业公司青岛卷烟厂现代集成制造系统”项目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的技术与应用成果整体上在烟草行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这一鉴定缘何而来?
孙四敏说:“这一示范工程的技术基础是我们承担的‘863’项目——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我们从多个途径作了国内外技术查新,国际上还没有在烟草行业研发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先例,而且该系统集成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性能之先进等都是少见的。这个系统为解决烟草行业改制带来的‘大企业病’,为企业集团统一管理,形成‘大品牌’、‘大市场’优势,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据介绍,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包含3层框架结构:上层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企业集团的统一计划、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统一财务,将客户、市场、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财务、服务互相集成,形成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平台,同时辅助以卷烟配方智能辅助设计系统(CAD)实现统一产品研发;中间层为生产执行系统(MES),是各生产点进行精细化生产的生产管理层;最底层为生产自动化和物流自动化层,是进行自动化生产加工的生产控制层。
在大品牌背景下,大集团必定要兼并小公司,实现异地多点加工。这样就存在如何保证同种品牌的烟在异地加工时保持同一种味道、同一种质量的问题。孙四敏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牌子就会砸了。过去的通常做法是把品吸师、调香师等技术人员调配到一线去操作,但因为生产原料、设备、工艺的差异,生产出来的烟味道还是不一样。生产执行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当生产计划下达的时候,由计算机直接下达到厂里的生产点,系统始终对生产该品牌需要的所有原料、配方、工艺、质量、设备等信息进行全面跟踪、处理,要求所有的操作全部按规定的数据来执行,从定性的管理变为定量的控制,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化生产管理。
我们背后有中科院
“说到底,‘集成’是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关键,集成所需的技术不一定都是你做的,但是你必须懂这些知识。我们之所以在集成方面做得好,是因为我们依靠中科院的全面的人才技术实力,我们的背后是中科院的4个研究所,这体现了科学院的技术集成优势。”孙四敏说。
孙四敏说,中科久辉公司的成立是中科院支持的结果,1999年,中科院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在此前后,中科院多个研究所为烟草行业做了很多科研项目,但单个的项目在成果和社会效益上并不尽如人意。2001年9月,在参观了云南红河烟厂以及为烟草行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昆明船舶公司后,中科院有关领导指出,解决技术难题一直是中科院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集中全院各方面优势资源为社会做大事情,为烟草行业作一些体现科学院技术集成优势的贡献。
2001年,中科院软件所开始联合国家烟草专卖局、青岛颐中集团等单位成功申请了“863”项目——“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攻关”,中科院软件所作为项目第一技术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和总体技术。2002年7月,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共同成立了中科久辉公司,接替中科院软件所成为该“86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孙四敏说,在青岛卷烟厂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中,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研发,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则承担了卷接包生产的数据采集,中科院软件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体现在整个系统软件开发上。自动化9立体仓库的研发使卷烟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在规定时间,把规定的原材料、半成品,送到规定的地点。制丝、卷接包的生产数据采集,为生产的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成本的统计、生产设备的管理提供了真实的数据。这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论哪里出现了问题,都能够及时发现,此外还可以进行产品质量、故障原因追溯,进行财务成本核算、绩效考核。
孙四敏说:“中国科学院的技术人才优势是我们成功的基础,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中科院的强大技术优势与集成优势思考现代集成制造的思想和方法,促进行业的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推动企业信息化向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采访时,记者始终持有一个疑问,烟草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可以用到其他行业吗?
孙四敏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向其他行业推广。但无论怎样,有两点是对其他行业适用的。其一,我们的集成技术以及集成方法论是适用于任何行业的;其二,科学院在各个行业的技术优势与集成优势完全可以服务于其他行业。我们正在进行产品化工作,如生产执行系统的产品化,可以向一些流程行业,比如化工、食品、药品等行业推广,此后可以考虑向其他行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