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机农业实践中,曾普遍提倡使用有机肥料而拒绝化学肥料。 邓雅英/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秉强等人不久前发表论文指出,我国是有机肥料使用大国,传统观点是有机肥料施用多多益善,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料。但近年来,我国有机肥料在城郊和保护地的农田中出现无节制施用现象,其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只要是有机的就是好的”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下,加强有机肥料安全性研究和管理已迫在眉睫。
有机肥料遭质疑
我国用占世界9.5%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1/4的人口。应该说,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大量有机肥料、化肥的使用不无关系。
通常的观点认为,有机肥料是安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有机农业实践中,提倡使用有机肥料而拒绝化学肥料。国内绿色食品的肥料标准中,也规定只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所谓有机肥料是指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存制作的多种肥料,也称“农家肥料”。有机肥料以富含有机质的动物、植物为原料而积制,除含植物所必需的氮、磷、钾外,还含有其他营养成分,故又称完全肥料。常用的有人粪尿、厩肥、家禽粪、家畜的蹄角、鱼杂、骨粉等动物性肥料和油粕、绿肥、豆饼、酱渣、米糠、堆肥、塘泥、凼肥、泥炭等植物性肥料,但均须经腐熟后才能施用,否则对作物是有害的。
一般认为,大量施用有机肥可改良土壤,使沙土变得有结构、黏土变得疏松易耕,此外,还可协调土壤中空气与水分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养料的吸收。不足的是,有机肥养分含量较少且肥效迟缓,故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的方法。
然而,赵秉强等人发表的论文《对我国土壤肥料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表明,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一样,施用不当和过量施用,同样会带来硝酸盐淋失、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风险。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控制和指导农田有机肥料的使用。
赵秉强还指出,近些年,我国规模化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抗生素等含量增加,有机肥料的安全性也存在隐患。
根据国家农业部的调查表明,我国的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就达到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专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与我国有机肥料无节制施用和我国肥料的低利用率直接相关。
施肥不当存隐患
赵秉强介绍,通过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的长期肥料试验证明,在我国的主要类型土壤上,氮、磷化肥具有普遍的增产效果,要获得持续高产,必须有氮、磷、钾化肥配合。而氮、磷、钾化肥与有机化肥配合,可以获得比氮、磷、钾化肥更高的产量收益。
然而,我国目前普遍存在施肥不当和肥料利用率低的现象。赵秉强指出,我国的肥料利用率平均低于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我国有机肥资源量每年约有40亿吨,其中含有氮、磷、钾养分的有5300万吨。但是,我国目前利用的农业有机养分资源只有总量的1/3。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作物秸秆中,20%被焚烧,10%被丢弃;畜禽粪便约有25%~30%进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水源污染。
与此同时,我国的土壤肥力建设偏重于化肥投入,忽视生物肥力的培育。我国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却消费了世界30%的化学肥料。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8倍;每年农药用量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用量为世界平均用量水平的3倍。化肥利用率非常低。在2000多万吨氮肥消费中,有1000多万吨被损失掉,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同时又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我国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0.09亿平方米;多年来,工业“三废”的无序排放和污溉面积的急剧扩大,导致我国重金属污染面积超过0.2亿平方米。
赵秉强指出,土壤质量退化、肥料利用率低、土传病虫害加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将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合理施肥培育土壤生物肥力
长期以来,普通化肥的低利用率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环境风险一直是困扰全球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积极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遏止环境污染的方法和途径。据悉,世界现代肥料产业经历了3次变革:20世纪60年代之前,主要生产单质低浓度化肥;60~80年代,发达国家发展高浓度化肥和复合化肥;最近20年,以缓/控释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成为发达国家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意识到提高土壤肥料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赵秉强指出,提高耕地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应重视培育土壤生物肥力,发挥土壤生物在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中的核心作用。
土壤的生物肥力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机体促进和满足植物生长、繁殖和优良品质所需的营养需求的能力,并且,这一生物过程对土壤的物理学和化学过程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土壤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壤生物及其过程一旦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土壤养分转换循环的生物化学过程受阻,资源转化和利用效率下降,土壤退化和环境功能衰退,病虫害加剧,就会影响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赵秉强介绍,现代集约农业依赖于发展灌溉,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化学物质,发展机械化、高产品种、单一种植、提高用地强度等,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越来越强烈,导致土壤的生物种群破坏、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工业“三废”的大量进入,加剧了这一过程,最终使土壤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损伤。
赵秉强认为,加强对土壤生物系统的保护和开展土壤生物肥力培育,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保育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此外,赵秉强还认为,应积极推进有机肥料产品升级,科学利用和发展有机肥料,以及加强土壤质量长期监测预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