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注册 搜索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邮件订阅 | 返回首页 |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端详葡萄牙
 作者:姚越秀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4-19 22:47:12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并非多余之言
 
春节期间,老同学聚会,谈到中央电视台最近新推出的以9个世界大国崛起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和出版的全套8册丛书,有一位爱钻牛角尖的同学对我说:“500多年前,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小国居然签订‘托尔德西拉斯条约’(Tratado de Tordesilhas)瓜分世界,这有名的教皇子午线的签约地点,到底在什么地方?书中一会儿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北150公里处,一会儿又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郊区,你是葡萄牙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据你所知,这大名鼎鼎的‘托尔德西拉斯’究竟在哪里,我今年夏天要去西葡两国旅游,想看看这小镇古迹。”我说:“‘专家’谈不上,但是,年轻时领导上把我放在对葡语国家广播的岗位上,多年来,对葡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多少有点积累。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的地点,肯定不在里斯本郊区,我对里斯本郊区可能比对北京郊区还熟悉,一个里斯本人曾对我说:你在里斯本去过的地方,有的我还没去过呢。”聚会结束回家后,我查阅了“大国崛起”这套丛书的第一册,《葡萄牙—西班牙》,发现第2页和第155页的叙述,果然相悖。于是我电话咨询国际台的西班牙专家,确认托尔德西拉斯在马德里附近的瓦亚多里区(Valladori)。
 
后来,我又翻阅了人民出版 社2006年12月出的另一本《大国崛起》(共421页),内容大致相同,不过编著者不是中央电视台,我仅看到第一章,就发现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一)第20页“1139年7月25日,恩里克斯开始称王,欧洲历史上一个新国家——葡萄牙王国就这样形成了”,其实,1139年7月25日,是有名的奥里克战役大捷日(ourique),是恩里凯斯(Afonso Henriques,即书中说的恩里克斯,后来成为葡萄牙开国君王,阿丰索一世)以少胜多打败5个摩尔小王国取胜的日子,为他后来(1140~1143年)称王立国创造了条件。
 
(二)第26页“1415年亨利亲征统帅,突击休达”(注:亨利——按葡文Henrique音译为恩里凯)。其实,1415年是若昂一世国王(Joao Ⅰ)亲统出征,当时三王子恩里凯21岁,随父王和兄弟同往,而非统帅。此次占领休达,历史上称它为葡萄牙航海大业揭开序幕。
 
(三)第28页“1433年国王若昂一世逝世,亨利的弟弟杜亚尔 特继位。”其实,继位的杜阿尔特(Duarte)是若昂一世的长子,三王子恩里凯的长兄,而非弟弟。
 
(四)第38页“1495年若昂二世英年早逝,他的侄子曼努埃尔继位”。其实,曼努埃尔(Manuel)不是侄子,而是堂弟,若昂二世(Joao Ⅱ)娶堂妹莱奥诺尔为妻(Leoonr),曼努埃尔是王后的小弟弟,若昂二世去世后无子嗣,有人主张让若昂二世的私生子即位,但王后把自己的小弟弟曼努埃尔推上了国王的宝座。
 
(五)第58页“然而从血缘上讲,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最有优先权,因为她是曼努埃尔的一个女儿”。其实,西班牙的菲利浦二世是男性,他的母亲伊莎贝尔(Lzabel)才是葡萄牙曼努埃尔国王的女儿,若昂三世的妹妹。
 
好了,不多列举了,中央电视台12集纪录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葡萄牙是15世纪第一个崛起的世界强国,国家小,今天也不强大,但是,它的兴衰是值得研究的。作为葡语工作者,我对电视片的制作,对电视台和其他单位出版书籍十分支持,正因为如此,才对系列丛书和图书的编著者由于疏忽带来的不实之处作这点补充,相信不会是多余之言。
 
以讹传讹
 
两年多以前,我在《世界知识年鉴(2003/2004)》第718页葡萄牙简况中看到:“……1703年沦为英国附属国,1891年成立第一共和国,1910年10月成立第二共和国。”我从事对葡语国家广播20多年,退休后研究葡萄牙历史和文化,知道葡萄牙从未沦为英国附属国,1891年也未成立第一共和国。《世界知识年鉴》是权威性很高的工具书,为什么这样写?后来和一位资深外交官谈及此事,他说自己最近即将出版的新作中,也提到了“葡曾沦为英附属国”,我问他根据哪本历史书的记载,他说可能是《世界知识年鉴》吧!为了防止以讹传讹,我查阅了多种版本的葡萄牙历史书,证明《世界知识年鉴》错了。
 
1.1703年葡未沦为英附属国。
 
事情是这样的:1699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去世无子嗣,引发了法国和德国之间争夺西班牙王位之战,因为卡洛斯二世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法、德两国国王。葡萄牙和英国及低地国家加盟德国一方,1703年葡参加联盟时,与英签订了梅休因协定,使葡在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国,但葡萄牙并不是英国的附属国。
 
2.1891年葡未成立第一共和国。
 
1891年1月31日葡萄牙北方城市波尔图一批具有共和思想的爱国青年举行起义,遭到镇压,起义失败。19年后,1910年10月3日至4日,再次爆发了推翻君主制的革命,10月5日,末代皇帝外逃,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宣告成立。
 
我将上述意见写好后,请葡萄牙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巴罗索J.Barros先生过目(他懂中文),然后寄《世界知识年鉴》编辑部,编辑部回电话致谢。后来,外交部西欧司的肖先生对我说:“多年的差错,在《2005/2006世界知识年鉴》中纠正了。
 
我自己也犯过以讹传讹的错误,两年前出版的拙作《葡语世界风情》第44页,讲到开创第二王朝的葡萄牙第十代国王揭开航海扩张序幕的精明的政治家若昂一世时写道:“他是一个悲剧爱情故事的结晶……佩得罗和伊内丝……就是他的父亲和母亲。”错了!葡萄牙历代帝王谱上标明,国王佩得罗有子女8人。其中长女玛利亚嫁阿拉贡国王子,21岁去世;次子路易斯出生一周夭亡;三子费尔南多,1367年继承王位,为第九代国王,1383年去世时无子嗣;仅有一女贝亚特莉斯,她嫁了卡斯蒂亚国王。以上均为王后康斯塔莎所生。四子阿丰索(早夭)、五子若昂、六子迪尼斯、七女贝亚特莉斯,以上4位为侍女伊内丝所私生。八子若昂为加里西亚女子代莱莎所私生。我国出版的有关葡萄牙的历史书籍中,均记载着开创第二王朝揭开航海大业的若昂是伊内丝之子。如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葡萄牙名著《卢济塔亚人之歌》,译者的注释中两次提到“……人民和—部分贵族不喜欢贝亚特莉斯当女王,认为王位应由佩得罗一世与依内丝·德·卡斯特罗之子唐·若昂继承”,“1385年4月,唐·若昂正是被唐·阿丰素四世处死的依内丝·德·卡斯特罗的儿子,继承王位”(511页注315)。“……人民推举了唐·佩得罗与依内丝·德·卡斯特罗的儿子、阿维斯军团团长若昂为领袖,抗击卡斯提亚的入侵。1385年4月,唐·若昂被拥立为葡萄牙国王”(514页注331)。我国2003年出版的《新编西班牙、葡萄牙王室史话》中也说,“……人们认为佩得罗和伊内丝之子若昂应该继承王位……若昂又称阿维斯若昂……被推举为国王……”我对这两本书中有关两个若昂的叙述信以为真。此外,因为佩得罗与侍女伊内丝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人们容易认为6岁被父王封为阿维斯军团首领的若昂,应为佩得罗国王的宠妃伊内丝所生,而不应是宠妃被老国王处死后,与另一女子所私生之若昂。所以在拙著《葡语世界风情》中也作了同样的叙述。后来,我看到若昂一世的出生是在1357年,而伊内丝已于1355年被老国王处死;可见,若昂一世并不是伊内丝所生之子,应是国王与代莱莎所生的第八子。经查对,若昂一世果然不是伊内丝之子,而是佩得罗国王在伊内丝死后,与一位加里西亚的女子代莱莎所私生。在我国有关葡萄牙的出版物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伊内丝当做葡萄牙历史上最杰出的第十代国王的母亲,而抹杀了其真正的生母代莱莎的存在,这就是以讹传讹的后果。
 
最近出版了不少关于葡萄牙的书,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本,还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葡萄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里斯本出海去的大师》等等,作者多半不是葡语工作者。葡萄牙驻华文化参赞曾打算将北京的资深葡语翻译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编委会,对所有关于葡萄牙的出版物负责,可惜,只成立了一个“葡语俱乐部”,对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不知中葡友好协会能不能在这方面作些努力,这是令人企盼的。
 
E_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政协委员建议废除高考 教育部辩称符合国情
教育部驳高校“破产说” 称高校贷款促进...
比尔·盖茨荣膺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科技部解读《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
JACS-中科院化学所-分子催化研究
企业专家可进入科技部科技计划专家库
《欧洲心脏杂志》:流感可导致心脏病发作
中国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美国发生历史上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
研究显示女性可造精子 女同性恋生子将成...
饶子和小组获国际合作资助额全国最高
美国联邦执法部门确认:校园枪击案凶手为...
李国杰院士抨击科技界“潜规则”
《科学》:猕猴基因组成功破译
《科学》:霸王龙现存“最近亲属”可能是鸡
潘宗光:大学排行榜应区别综合型和应用型...
Copyright @ 2006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