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注册 搜索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邮件订阅 | 返回首页 |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
 作者:李同成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3-23 0:17:8
 
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18世纪中期,有一位爵士——汉斯·斯隆,将他私人的图书及其藏品赠给国家,大英博物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1975年国家购买了蒙塔古大厦为馆址。后来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古罗马式新大楼,占地12英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成为现在的规模。馆内有埃及艺术馆、希腊艺术馆、罗马艺术馆、西亚艺术馆、欧洲中世纪艺术馆和东方艺术馆。
 
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藏品达700万多件,藏品最丰富,有些藏品价值连城。在许多展馆中,埃及艺术馆、希腊艺术馆、罗马艺术馆和东方艺术馆最引人注目。
 
大英博物馆自建馆以来,藏品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就像英国扩张殖民地一样。英国在强大时,不断向外扩张,领土增加了111倍,从殖民地抢劫的文物也几乎增加了100倍。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将故宫和圆明园的所有珍宝抢劫一空,并放火将圆明园焚烧。现在这些珍宝都藏在大英博物馆内,成为他们炫耀自己的资本。
 
大英博物馆中堪称镇馆之宝的是公元前2世纪埃及的罗塞塔碑。正是这块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石碑,才揭示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秘密,这块碑被称为“通向古埃及文明的钥匙”。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法老头像,雄风依旧的狮身人面像,色彩斑斓的木乃伊棺木和许多埃及古文物,这些都是稀世珍宝。
 
大英博物馆内的古希腊馆有埃尔金大理石雕,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石雕,可以看到那细密飘动的衣褶,感知女神呼吸的起伏和身体的温度。希腊人说:原来这些石雕是安放在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内的,现在在这里出现,这些大理石雕是我们希腊文明中最精华的部分啊!
 
希腊政府和民间团体曾经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属于他们的这批艺术品,他们不但不给,就连借租埃尔金大理石雕的协议都没有达成。我看到有几个希腊人站在大英博物馆里慨叹:“我们不能在雅典看到这些珍品太让我们悲哀了。”
 
参观中国馆,简直使人有切肤之痛,在这里展出两万多件珍贵物品,有些珍品在我们的国家都看不到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到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类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 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从圆明园中盗走。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
 
此外,国宝级的中国波罗密佛经的最早版本、宋罗汉三彩像、宋明名画,45卷《永乐大典》等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如果加上1973年并入大英图书馆的部分,该馆收藏的中国书刊有6万多种。
 
在中国馆内,我看到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大量陶器和玉器,有半坡村的红陶碗、尖足罐;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有商周到明清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个双头羊铜尊,是公元前12世纪商朝的艺术品。有不少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一件盛祭祀食品的容器记载着周武王在其弟康侯击败敌人后给他封邑的经过。在展柜中陈列着汉朝的各种漆器,汉朝人陪葬的 物品。唐朝的墓葬祭品,有唐三彩,有佛教中的守护神、文武官员像,以及沿着丝绸之路在沙漠中旅行的马匹和骆驼。这里还有宋朝的瓷器,最珍贵的是汝窑青瓷碗,这种瓷器仅在北宋时期才生产出来。还有在明朝大型佛教壁画,上面画着三位菩萨,两旁排列着不同材料雕刻的佛像。明朝的青花瓷是最有名的也是艺术水平最高的,有一只青花瓷瓶,为公元1426年~1435年间的出品,非常精细美观,有一只白红瓷高脚杯,杯上釉料绘制着龙,但必须后退一步对着光线才能看出活灵活现的龙,体现了光学的原理。
 
在百宝架上,摆设了许多清朝的物品,如用瓷器仿造青铜器、玻璃器,用玻璃仿造鸡冠石,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可见其艺术水平之高。展柜中还陈列着欧洲人提供图样订做的中国瓷器,如耶稣受难盘,西方风景人物茶具、杯碟、人物像。还有一个展柜专门展示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现代使用的字典,文人使用的笔、墨、砚等。
 
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内,还有一幅清朝宰相刘墉(即刘罗锅)的字。图书馆里有十八罗汉像、唐僧取经和孙悟空的像。在这些珍宝中,尤其令人注目的是最名贵的《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许多游客在这里参观,简直是留恋忘返。
 
大英博物馆从建馆的150年内,藏品翻了几番。最大和最有价值的大英博物馆有很多世界之最,当然,它也是世界上惹麻烦最多的博物馆,向它催讨藏品的国家和部落的代表排着长队。因为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的来路不正,可以说是巧取豪夺而来。
 
中国参观者看着那些祖先的杰作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何时归故里?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提出了“原址保护”原则。针对这个公约,2002年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8家西方著名博物馆发表了所谓的“环球博物馆价值”宣言,反对把包括战争中用掠夺等非正常手段获得的文物和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埃及、印度、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对这个宣言表示反对,中国文物保护专家对此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谴责这个宣言。尽管大英博物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但它们仍然坚持这些文物应该留在自己手上,理由是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
 
现在不管哪个国家提出要求,它们一律拒绝,显然它们怕一旦 “物归原主”,不知道大英博物馆还会剩下什么!
 
相关新闻
教育部公布高校及...
数学上的“人类基...
大学就是大学,没...
中科院调整一批所...
“美国CEFU招...
中国人才外流全球...
《科学》:中国正...
“张鸣事件”续:...
吉大自曝“欠巨债...
中科院确定200...
Copyright @ 2006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