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注册 搜索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邮件订阅 | 返回首页 |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15分钟穿越秦岭
——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
 作者:奚敏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3-23 0:17:8
 
2007年1月20日,秦岭终南山隧道正式通车,从西安到陕南安康地区的柞水县城只需不到一个小时。在一天之内往返穿越秦岭,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看一看亚洲最长的公路隧道,成为陕西人2007年春节的旅游热点,甚至到了街谈巷议的程度。虽身在北京,但我的热情早早地就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计划起全家大年初一穿越终南山公路隧道的自驾游。
 
春日乐游原
 
2月18日,大年初一,陕西全省公路不收费。吃过中午饭,我们全家就开车前往秦岭终南山隧道。下午1点,就上了绕城高速。车一直上坡,远处青山隐隐,高速路的尽头好像在前方的半空中,缓缓地上升着。1点14分,路边已经是典型的黄土塬地貌,虽然基本上是一马平川,但仍然高低不平,略有起伏。近处看被高速公路切开的黄土塬,大都是淡黄色的,由于古时关中地区曾经经历过至少3次暖湿期,黄土中的铁质被氧化后变成红色,能隐隐看到淡红色的腰带“红三条”。高速旁的田地里冬小麦已经返青,长出了半尺高。树很多,成片的树林,有杨树、榆树、桦树、柳树,间或也有整齐的果林,但都属于温带的落叶阔叶林,视野很宽广。
 
向潼关方向走,进入包茂高速西柞段,车多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多。1点半,西柞高速上堵车了。很快发现我们的车的右前轮也爆胎了,于是下车动手换轮胎。尽管从来没干过,但也只好硬着头皮DIY了。大汗淋漓地下了轮胎上的螺丝,又颠颠倒倒反反正正地上了几遍千斤顶,总算是勉强将轮胎换好了。再往前开了不到50米,就看到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将路中间的水泥桩子搬开,拦住所有南行的车辆,命令全部掉头返回。前往柞水方向的高速公路遭遇大堵车,已经全线封闭。无奈只好返回,没有爬成大山,小女儿的眼睛立马红了。
 
过后听说,自从终南山公路隧道开通以来,每天柞水收费站统计的通过车辆基本上都是7000多辆,而大年初一那天,从西安方向浩浩荡荡地来了14000多辆车。
 
15分钟 ,从北方到南方
 
2月21日,大年初四,早上10点,我们又驱车驶上了前往陕南安康地区柞水县城的西柞高速。一路畅行,10点25分到达第一个隧道——南五台隧道,迫不及待地下车拍照留念后,往前继续开才发现,前面还有一串的隧道,除了最受人关注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还要大约经过17个隧道,然后才能到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城。不包括终南山隧道,隧道群中长的有二三公里,短的只有几十米。在车辆的高速行驶中,十几米、几十米长的短隧道一闪而过;长隧道里灯火通明,凉风习习,丝毫没有以往隧道里那种空气闭塞的感觉。
 
当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亚洲最长的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了,北口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石砭峪乡青岔村,南口位于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小峪街村。陕西的关中地区在历史上长时间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南边横贯东西的秦岭终南山常见诸史册,比如说它是“天下大阻”或“九州之险”,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古人以为走到这里就走到了天的尽头,故名之为“终南山”。终南山之高大,在于西安海拔500米,终南山高达2600米,短短的距离却有2000米的相对高度。以至于古人感叹,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如今,驱车15分钟就可以穿越秦岭;西安至柞水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40多分钟,是名副其实的“终南捷径”。
 
与其他隧道顺着山势弯曲所不同的是,终南山公路隧道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笔直地伸向远方,从北到南,渐渐上升。隧道中光线充足、温暖舒适,左右两边上方,是黄色的照明灯,左右两边路角,是白色的地灯,连成四条灯线,最后会聚在远处视野中的一点。每隔一段距离,就可看到隧道顶部用灯光打出两个绿色的箭头,从上往下指,表示隧道前方道路畅通,可以安全行驶。路边的墙上,还有各种或红或绿的长方形指示灯。
 
在灯光和色彩中穿行的汽车,如同进入了时空的隧道,一时间竟有些恍惚,坐在车里,我很快就有些疲倦了,觉得怎么开也开不到头。尽管知道有15分钟的车程,还是有些焦虑了。这时,远方有些不同了,单调的格式化的几何灯线,忽然幻化成了一片明亮的淡紫色,远远望去,如同仙境。难道这就是最近在西安市民中流传甚广的洞中奇观吗?我赶紧准备好相机,睁大眼睛,准备观赏这别有洞天的世界。随着亮度增加,隧道也豁然开阔。仙境中蓝天白云,绿草红叶,微风起处,柳枝轻拂。仔细一瞧,原来路边的绿草枫树都是假的,隧道也被粉刷成白色,然后通过各种蓝色的紫色的暗红色的灯光,不规则地打在墙上,最后变幻出蓝天白云或者晚霞。随着隧道中的风阵阵袭来,花儿摇曳,柳枝轻拂……如同进入了世外桃源一般。
 
这就是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了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着意营造的特殊灯光带,为亚洲公路中首创。隧道中共有3处特殊灯光带,每隔约5公里左右就设置一处,并渐渐将该段隧道增宽增高,于悄然中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很快就到了隧道的南口,车轮底下隆隆作响,仔细一看,出口处的地面铺设的是如同城市中的盲道地砖,既可防滑,车辆行驶上去又会发出声音提醒。终南山公路隧道全长18.02公里,限速70公里,开车穿越只需15分钟,当我们开出隧道的南口时,父母表示感觉像刚刚下飞机一样,有些耳鸣。
 
我们这时已经驱车穿越千年天堑,从中国的北方来到了中国的南方。
 
感受深山中的美景
 
终南山隧道南口是一片停车带,并设置了一个观景台,钻出隧道后可以在这里休憩观光。这里是秦岭的深处,山高谷深,空气清新,风有些冷。回头望望刚刚穿过来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看着上面巨大巍峨的石山,有些难以置信。宝宝说,我们比孙悟空都厉害,从这么大的石头山中间穿过来了。
 
三三两两的游人在广场上休憩拍照,围着“天下第一隧”景观石抢夺着最佳的拍摄角度。可在这大山深处,在秦岭的环抱中,所有的嘈杂和喧嚣都归于沉寂,尽管人多语杂,可从都市里出走的我,却只感到静谧。山不言而自巍峨,水不语而自秀丽。若有若无的轻雾,缭绕着半山中的松柏。长在巨大的石山上的树,远看起来似乎并不高,一株一株的。
 
在终南山隧道的上面,是国家级牛脊背自然保护区,是陕西省中草药资源宝库,国家一、二级动物保护区及西安市重要生活用水水源地。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钱豹、朱鹮等国宝级动物在这里生息、繁殖,1300多种种子植物、486种药用植物、300多种野生花卉及观赏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隧道修建后,旧的盘山公路已经废弃。原来人为隔开的两个面积最大的秦岭大熊猫天华山居群和兴隆岭居群被2006年春天栽植的1300亩箭竹连接了起来。
 
在终南山脚下,有5条长18公里的隧洞,一字排开,蔚为壮观。两个是西柞公路隧道,即我们刚刚开车穿越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两个是西康铁路隧道,还有一个就是引乾济石工程的引水隧洞。
 
继续开车南行,一边是石山,一边是碧水长流的乾佑河。乾佑河有三条支流,支流汇流后,通过18公里的隧道,把长江流域的乾佑河水引入黄河流域的石砭峪水库,是西安的重要饮用水源之一。这就是引乾济石工程。现在是冬季的枯水期,站在高处看,山脚的乾佑河水很细,但清亮碧绿,河滩上裸露着白色的石头,或大或小。这里有山、有水、有景,画中有路,路在画中。
 
路右侧的山上打出了一条横幅——“一江清水送北京”。柞水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重点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其境内的乾佑河是汉江的重要水源,而汉江则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长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将汇入湖北省丹江口水库,供应北京用水。如此远距离从西到南到北调水,让人颇有些担心“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秦岭深山中柞水县的重要性却越发凸显,其“蝴蝶效应”肯定是十分显著的。
 
岭南的小县
 
从终南山隧道出来后南行,一路下坡,很快就到了柞水收费站,这时已经11点35分。柞水到安康段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一出收费站就驶上了山路,狭窄且路况一般,旁边的河滩上是高速公路的工地,已经竖起到了巨大的水泥柱子。
 
令人惊奇的是,路过的一些农家的门口,居然随意地栽种了几株芭蕉树;而在秦岭以北,芭蕉树不奈寒冷,需要精心照料,只有在西安高档的楼堂会所才能看到。走出山路,顺着乾佑河来到一个岔路口,一边通向柞水县城,一边通向柞水溶洞。在乾佑河的河堤边,秦岭南侧的柳树的枝干已经开始发芽,像墨汁渲染的国画一样笼罩在油油的黄绿色的光中。
 
已经是中午饭时间了,我们在县城中心羚牛雕像旁的餐馆点了当地的糍粑、豆腐和炒腊肉。菜刚上桌,居然飞来了一只苍蝇,苍蝇歪歪扭扭地飞,我们大呼小叫地驱赶着,最后,苍蝇晕晕乎乎地一头栽进一杯茶水里淹死了。正月的秦岭北麓,是绝对看不到苍蝇的,所以这是一只地道的“南方的”苍蝇。心惊胆战地赶紧吃完饭,我们驱车前往柞水溶洞。游览过柞水溶洞中刚刚开发出的风洞,我们踏上了归程。
 
又是一路上坡,不过这次的方向是北。下午5点,通过西柞高速柞水收费站,归心似箭,5点47分就从绕城高速西高新收费站出来了。回想唐朝韩愈面对巍巍秦岭发出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一叹,不禁莞尔。
 
相关新闻
教育部公布高校及...
数学上的“人类基...
大学就是大学,没...
中科院调整一批所...
“美国CEFU招...
中国人才外流全球...
《科学》:中国正...
“张鸣事件”续:...
吉大自曝“欠巨债...
中科院确定200...
Copyright @ 2006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