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回顾与2008年展望
 作者:陆凤彬 汪寿阳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2-12 0:0:11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而言大幅走高,反映全球期货价格波动的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在2007年呈现出直线上升之势,并创下了历史性高位。其中,代表性的是原油、黄金、大豆、玉米、小麦等商品期货的价格接连上涨与连创新高,许多商品期货的价格刷新了几十年的历史纪录。全球商品期货的整体性上涨带来了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
 
而作为许多商品的进出口大国和生产消费大国,我国经济预计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对商品原材料的需求将会保持快速增长。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与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分析商品期货历史价格走势的成因并预测未来走势对于把握全球商品价格,进而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宏观决策,合理调控和引导行业发展。
 
本文将首先回顾2007年全球主要商品期货市场的走势,分析其主要成因和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2008年主要商品期货价格,并对国内相应的重要商品期货进行走势分析。最后给出总结和部分政策建议。
 


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回顾
 
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呈大幅上扬走势,多类商品的价格实现了整体上涨,许多商品期货的价格突破了多年的历史性高位。CRB指数在2007年呈现出直线上升之势,并创下了历史性高位。前10个月的CRB商品期货指数均值较2006年上涨10%,10月份的月末值最高达到454.29点,较2006年12月份的月末值上涨15%。
 
其中,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价格均冲击或突破历史高位。WTI原油期货合约价格上涨接近100美元每桶;黄金期货价格突破每盎司800美元,并测试1980年1月创下的纪录高点875美元;LME3月铜期货价格一度突破8000美元,并冲击2006年创下8800美元每吨的历史纪录;三大农产品期货——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均在年内突破多年历史纪录,CBOT小麦期货价格触及历史纪录,CBOT大豆期货劲扬至34年高位,CBOT玉米期货价格则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
 
普遍过高的商品价格已经导致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并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冲击。CRB数据显示,全球CPI前9个月同比增长2.48%。其中,主要受各种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上升。由于食品消费在这些国家的消费物价指数中占有较大权重,2007年上涨过快的粮食价格使其面临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例如2007年中国CPI基本呈现增长趋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7月份达到5.6%,并在8月份与10月份分别达到6.5%,而到11月份甚至上涨到6.9%的高位。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使得经济运行成本加大,威胁了经济持续发展,并加大各国央行调控压力,其相关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预期又反向影响着商品期货市场,并加剧了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
 
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高位运行并剧烈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受商品紧张供需关系的影响外,流动性泛滥、美元的大幅贬值和全球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均是重要原因,而期货市场的投机和基金炒作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商品期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与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包括:
 
1. 持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供需关系紧张是基本和主要因素
 
此轮全球经济增长自2003年开始加速达到4%以来,2004年至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超过5%,2006年更是达到5.4%,是自198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一年。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商品,如能源、有色金属等,使得许多商品的供需关系持续在紧平衡甚至短缺状态。这种持续偏紧的供需关系,成为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例如近几年的石油消费增速超过了生产供给,使得石油价格接连创下历史高价位,并持续在较高水平运行。同时,一些影响生产的突发事件如石油领域的恐怖袭击、行业工人罢工、恶劣的气候等因素,使得原本供需紧张的商品生产更加雪上加霜,加剧供需的紧张关系。
 
2. 流动性泛滥和美元大幅贬值加剧商品价格的上涨和波动
 
全球的流动性过剩源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体持续多年的低利率政策。自2001年以来,主要经济体为了恢复经济增长而长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到2004年下半年才开始逐步升息,欧洲到2005年才开始升息,而日本一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近些年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整体缩紧,但持续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整体货币供给总量增多,带来了流动性过剩,促使了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且流动性泛滥的影响短期内并不能消除。同时,作为全球商品贸易定价的基准货币——美元,2007年大幅贬值,且美元持续走软的趋势及其预期加速了商品的价格上涨。作为美元走势的指标,美元指数在2006年末为83.72,而到2007年11月30日降到76.17,跌幅达到9.02%,并于在11月的交易中创下历史新低。同期欧元兑美元由1.3196升至1.4663,升幅达11.12%。美元的大幅下跌在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振荡的同时,也有力拉升了商品期货价格,并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
 
3. 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风险加大,通货膨胀过高,拉升商品期货价格
 
全球经济运行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剧烈,投资的风险加大,会使得部分投资者去寻找风险较小的投资方式。同时,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使得商品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更加显著,加速了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贵金属。其他资源类商品如有色金属、能源和食品,也深受其影响。2007年是经济运行风险愈加增大的一年,其风险远大于过去几年,高油价、美国次级债危机、通货膨胀等因素威胁着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受此影响,商品期货市场剧烈波动。由于商品尤其是贵金属具有良好的规避通货膨胀的属性,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使得更多交易者选择商品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手段,刺激了商品交易及其价格。COMEX黄金期货价格由2006年底的638美元每盎司升至2007年11月30日的789.10美元,涨幅高达23.8%,其中交易最活跃的2月份黄金期货合约于11月7日触及高位855美元,近月期货合约在11月一度触及28年高点的845.40美元,距离1980年1月触及的纪录高位875美元相差不远。
 
4. 基金炒作与投机加剧了商品期货的价格波动
 
由于商品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为投资中资产风险分散手段和工具的一个选择,存在着规模庞大的商品投资基金和个人资金在此市场交易。而且在实际期货交易中,投机基金均在商品期货价格剧烈波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的非商业持仓(可认为是基金持仓)表明,商品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的背后均有基金炒作,其大幅转换空头与多头头寸,对商品的短期价格上涨下跌幅度起到重要的影响。其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引起了市场短期内的剧烈波动。此外,不同的商品期货波动的主要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存在着其他因素对某种商品期货价格的重要影响。
 
具体而言,2007年在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和农产品几类商品期货市场中,虽然具体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但是每类商品期货的价格走势基本呈现大幅上涨或者高位运行走势,尤以原油、黄金和粮食类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最具代表性。
 
整体而言,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在2006年高位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并持续高位运行,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加大使得期货市场剧烈波动。在此背后,紧张的供需关系仍然是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的基本与主要影响因素。然而随着2008年的到来,全球经济运行风险持续增大,而商品持续高价位运行带来的生产与投资的大幅增多,加之商品期货计价货币——美元走势的不确定,未来一年商品期货价格的走势成为我们下面关注与分析的核心。
 
2008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展望
 
由于商品供需关系是期货价格的基本影响因素,而需求基本取决于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宏观经济也会影响到全球商品期货的计价货币——美元的走势,因此我们下面将分析2008年经济走势以及商品需求的增长情况,同时对每类商品结合其的供需基本面,从而在对2008年全球商品期货整体价格走势进行分析预测的同时,对几类重要商品期货价格的进行预测。
 
展望2008年,全球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美元持续走软的局面。
 
1.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料将放缓但仍维持较高水平,运行风险增大
 
预计2008年经济增速将会放缓,但增速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较大,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远未消除,未来经济平稳增长的威胁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7年和2008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5.2%和4.8%,均低于2006年的5.4%。然而全球经济前景也面临明确的下行风险,主要是金融市场危机可能加剧,导致更显著的全球经济增长率放慢。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7年11月20日公布的经济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在1.8%至2.5%之间,较原来预测的在2.5%至2.75%之间下调。诸多权威机构的预测分析均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
 
2. 美元将持续走软
 
预计2008年美元走势虽有可能短期反弹,但未来长期内将依然维持弱势美元。由于美国经济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而受损,并且通货膨胀压力将下降,预计美国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次级债的影响,刺激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7年11月20日公布经济预测报告,将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原来预测的在2.5%至2.75%之间下调至1.8%至2.5%之间。此报告显示,美联储目前更关注于经济增长,表明其在2008年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更大。更重要的是,美国庞大的外债和贸易赤字也迫使美元呈现长期走软趋势。根据美国商务部2006年9月发表的数字,到2005年底,美国的全部外债是13.6万亿美元,美国的海外资产大约11.1万亿美元,二者之间的差额,即净外债为2.5万亿美元。而到2007年11月,美国贸易赤字为4720亿美元,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元持续走软将会使其他各国采取系列措施降低美元储备比例,加剧了美元的走软。这将会给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期货价格提供较强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预计2008年全球商品需求依然维持较快的增长趋势,但受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全球商品需求增速将较2007年有所放缓。而由于过去几年全球商品价格的大幅走高并持续高位运行,导致商品投资生产加大,2008年商品产量将会大幅增加,商品整体供需关系将会略有缓和。
 
展望2008年,商品期货价格整体将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并维持高位运行,部分商品期货的价格依然存在较大上涨空间。不稳定的金融市场将加剧商品期货市场波动,而美元持续走软的趋势将为商品期货价格提供较强的支撑。商品期货价格走势具体预测如下:
 
1.商品期货价格整体将维持高位运行并小幅上涨走势
 
预计2008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将持续增长,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商品的供需关系将会有所缓和,一定程度上打压了价格的上涨。而美元的疲软将为商品高价位运行提供支撑。反映全球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CRB期货指数将在2008年维持高位运行之势,同比小幅上涨2%。其中,较为代表性是全球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期货的高价位运行,支撑整体期货价格水平高位运行。
 
2.能源期货价格持续走高并维持高位运行
 
作为全球能源期货价格走势代表的WTI原油期货,2008年预计将在75~85美元左右的高位整理,均价在80美元/桶左右,同比上涨约8%,继续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首先,2008年石油的供需关系仍将保持紧平衡状态。由于全球经济料将维持较快的增长,使得石油需求仍将强劲。而石油供应方面,虽然将有所增加,但由于全球石油生产与出口大部分控制在OPEC,预计其将继续采取“限产保价”策略,在油价出现大幅下跌时将采取限产措施,使得油价维持在较高水平。OPEC的垄断性质加上石油资源的稀缺性质,使得油价一定程度上受到OPEC的控制。其次,地缘政治、恶劣气候、恐怖袭击和石油工人罢工等突发事件,这些一直以来影响油价的因素在未来一年也将影响石油生产,使得供应紧张,抬高油价。此外,美元预计将继续走软,未来美元的下跌将为油价高位运行提供较强支撑。
 
3. 金属期货价格走势预测
 
我们将金属期货按照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分为两类,分别预测其走势。
 
(1)有色金属价格将下滑,但维持高位运行
 
作为全球有色金属代表的铜期货,受供需关系将会缓和并略微出现供给过剩的影响,预计2008年价格将会有所下滑,但整体维持高位运行。铜期货价格在2008年将同比下跌8%。
 
预计2008年铜供需关系将会缓和,并出现一定的过剩,打压了铜期货价格。由于2008年经济将会放缓,直接影响铜的消费,尤其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直接冲击建筑行业这个消费铜最多的行业,使得未来一年铜消费情况不容乐观。而持续多年的高铜价使得铜矿开采与生产增加,供应增多。预计2008年铜供需关系将会出现转折,呈现供大于求。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预计,2008年全球精铜将会过剩24.9万吨。
 
不过,受其他原材料尤其是能源高价位运行导致的成本增加的影响,铜期货价格仍将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运行。美元的走软也将支撑铜价。
 
(2)贵金属价格将继续上涨
 
作为全球贵金属期货代表的黄金期货,其2008年料将较2007年上涨,其中,COMEX黄金期货将会达到731美元/盎司,同比上涨5%。
 
全球通货膨胀形势的严峻、美元的持续疲软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使得投资者更乐于持有黄金。其中,美元的持续走软将会使许多国家继续外汇储备多元化策略在2008年更加广泛地展开,黄金作为一种硬货币是良好的储备商品,因此将会更受青睐。各国外汇储备多元化将会使得2008年贵金属尤其是黄金价格上涨并高位运行。
 
4.农产品期货价格将高位运行并小幅上涨
 
进入2008年,预计农产品期货价格仍将维持高价位运行,但受高价格的影响,农产品生产将会增加,然而生产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如全球干旱的气候,加上美元贬值预期较强,2008年农产品期货价格将较2007年略有上升。预计2008年CRB谷物与油籽子指数为330.83,较2007年小幅上涨3%。作为三大农产品——玉米、小麦和大豆,小麦与大豆的月期货价格将较2007年底创造的历史性价格上下滑,但均价高于2007年平均价格,玉米依然维持高位振荡整理之势。但如果出现非常恶劣的气候并给农产品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再加上居民恐慌和市场投机,农产品价格将会大幅攀升。预计受能源高价位运行、粮食历史性低库存和全球恶化气候的影响,2008年农产品期货将保持高价位运行。同时,期货市场的投机将会使得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总 结
 
2007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元大幅贬值和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余波未了的背景下,全球商品期货整体价格上涨。多种商品期货价格突破多年的历史高位,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WTI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一度接近100美元/桶大关;黄金期货价格突破800美元/盎司,收盘价一度触及1980年创下的历史纪录;以及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进入2008年,预计随着经济增速虽较快但放缓迹象益加明显,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和美元将持续疲软,全球商品期货价格将会小幅上涨。其中能源、贵金属和农产品期货较2007年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而有色金属虽将维持高位运行趋势,但较2007年将会下滑。
 
由于我国许多商品需要大量出口,例如我国原油进口占到国内消费量近50%,其他商品如铜、大豆等商品也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商品期货高价位的运行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威胁:
 
直接增加进口商品的外汇使用量;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威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发展完善期货市场,加快适宜的大宗商品品种上市,规避企业风险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的功能,通过发展完善期货市场、增加上市品种,不但可以使得企业规避风险,而且由于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使得政府根据商品期货价格及时制定调控政策,并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指导。
 
2.建立完善重要商品库存制度,合理调控物价,保障重要商品尤其是粮食的供给
 
完善的库存制度可以调控商品价格与物价水平,满足居民所需,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稳定。尤其是重要的居民生活消费品如粮食等,因为粮食在我国CPI中占据重要份额,而且关乎社会稳定,需要采取系列措施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3.完善外汇储备制度,多元化外汇储备
 
近些年,尤其是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元的大幅贬值。作为美元的走势指标,美元指数在2006年末为83.72,而到2007年11月30日降到76.17,跌幅达到9.02%。而由于美国的双赤字(庞大的外债和贸易赤字),加上欧元等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竞争作用,以及美国GDP在全球经济比例的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元持续走软成为趋势,因此需要完善外汇储备制度,多元化储备货币与商品如黄金、矿产资源等,来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 陆凤彬 汪寿阳)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坚持技术创新 引领市场安全节能消费
打造医疗信息化的金钥匙
走不同技术路径 实现国外专利制剂的...
今冬流行羽绒时装
京城首现女性主题连锁服装市场
焊药当成黄金卖商家还消费者知情权
2007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召开
上海推出外墙外保温新模式
评论:如此偷换概念,林业局太有才了
人民大学博导家中跳楼身亡 称不愿苟且偷...
2007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结果...
武夷山:SCI有被妖魔化的倾向
周光召:今天的科技界民主氛围太少
12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11月30日《科学》杂志精选
《科学》社论:中国的科学在进步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