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别样的讽刺小说
 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1-8 0:30:5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讽刺不应是厌世和恨世的代名词。讽刺小说的歧途,是对一切都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而真正的讽刺小说是什么样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马作品集”将为您展现出讽刺小说的同情和怜爱,感受其蕴藏的更为内在的温热。
 
别样的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
 
“劳马作品集”由两部短篇小说选和一部中篇小说选组成,分别是《个别人》、《情况反映》、《傻笑》,书中包括他的《抹布》、《咳嗽》、《班主任语录》、《个别人》等作品。劳马善于发现生活中可笑的残缺和病象,善于通过讽刺把它揭露出来。他的小说具有机智、幽默的喜剧色彩。
 
劳马不会使用电脑,所以很多稿子都是手写,用他的话说是“手擀面”。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帮他整理一些文字材料时,发现了一些看似零乱的手稿,同事看后,开玩笑地问:“劳马,谁这么大胆模仿你的笔迹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劳马诚恳地承认是自己所写,并认定所写的东西“大概是小说”。
 
在2002年,劳马的40岁生日那天,同事把装订的打印稿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当时,那本简陋的“书”取名为《咳嗽》。此后的一段时间,劳马把抽屉里能找到的文稿陆续录入成电子版,并进行了一些整理。2007年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马作品集”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的取材往往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以此来接近读者。小说不一定表达事实的真实,而是表达一种体验的真实,这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离开了想象,文学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艺术真实的前提就是文学的“假定性”,但这种假定性不是随意的,不能胡编乱造,它必须合乎情理,合乎生活的逻辑,也就是“假中求真”。如果主观客观的真实都统一了,在小说中就能达到艺术的真实。
 
讽刺幽默小说讲述的故事是喜剧,其喜剧性惹人发笑,往往又意味深长。有读者看完小说后感觉颇有意味、趣味,劳马理解所谓的“趣味”是可笑性,或是幽默性。“劳马作品集”里始终洋溢着一种笑意。整部小说始终挥洒不去的是“笑”,这是抹不掉的一个蕴含。但这个“笑”是善意的,有分寸的,还没有到“无厘头”的程度。
 
在劳马看来,“笑”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生存方式,或者通俗地讲是人类的“活法儿”之一。从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历史就是笑与严肃较量、抗争的过程。笑显然是非官方、非正统、非主流、非制度的民间诙谐状态。笑既是对严肃性的摆脱,也是对严肃性的化解。严肃并不等于认真,笑是不严肃的,但它可能是认真的。装“笑”不容易,真正属于自己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他认为开玩笑有时是一件很认真的事。有时,“笑”可能更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笑的态度背后是我们通常严肃表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笑在笑者那里既是立场,也是观点。
 
透视人物:语言替代外貌描写
 
曾有人如此评价劳马的小说:他的作品很少发挥笔墨,更极少描摹人物的相貌特征,却有一个个独特生命表现的人物,活灵活现地游走在读者面前。这种新的叙事方法大大扩大了文学文本的艺术想象空间和历史文化内涵,从而让读者立体化地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魅力,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命体验,它是平淡的却又是意味无穷的,是清澈的却又是入木三分的,袒露出劳马的悲悯情怀……
 
大多数小说作家写作时,特别注重人物外部形象的塑造。而“劳马作品集”中的小说里,并没有大量笔墨用于描写每个人物的外貌特征。他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尖嘴猴腮”、“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之类的字眼,更多的是语言交流、对话描写,从每个人物的不同的对话语言中透出其各自的形象,让读者去感受,而不再是直观上的视觉感触。作品集里的中篇小说《抹布》即是如此。《抹布》描写的是“文革”前后,一个小村镇的变化。文章通篇没有描写人物外貌特征,却用最简练、最朴实的语言描述出村里人的精神面貌,传递了时代的悲哀和人性的无奈。
 
19世纪的很多作家,在景物描写的时候花费大量的笔墨。譬如,当年巴尔扎克笔下描写的那些场景与真实的街道、建筑等几乎丝毫不差。小说中没有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相貌的描述,可以说是创作的一个很大的忌讳,但劳马表示这也正是他所突破的一种创作方式。“劳马作品集”为何很少花费笔墨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对此,劳马解释说,人物的外貌并不能从本质上区别每个人物,这是表象层面的差异。小说对每个人物刻画得是否形象、鲜明,取决于人物本身的行为。人的行为是一种语言,一种更为深刻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很宽广的想象余地。
 
《抹布》发表后,很多人都说文中的人物描写的是四川人,有的人说是写湖南的,还有人说是写陕北的。其实不然。文章中描述的是他的家乡人。劳马说:“真正会看小说的人,能发现小说里刻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甚至是一代人,一个时代。”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在场的历史记录
旷世奇才的心路历程
小掌故与大历史
让人类的历史生动起来
探索金丝猴的真实生活
科学地唤醒证据
穷十余年春秋 考百万字遗著
厨房也是亲子教育堂
南理工教授恽小华被分尸案调查 被害人为...
11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台南华大学硕士论文研究网络自拍 附照网...
美科学家公布火星冰层高清晰照片
《科学》杂志在京设立亚太分社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7年最佳发明
朱达志:“华南虎事件”急需第三方调查
嫦娥一号卫星为何需要实施中途修正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