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10月28日讯(记者黄辛)不论“嫦娥”奔月还是登月,首先要制作一张月球地图,这是每个制订探月计划的国家的必答题,搭载于10月24日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激光高度计,承担着我国首位“探月摄影师”之责,将拍下第一幅拥有较高精度的中国版全月地形图。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主角之一的嫦娥一号最重要的载荷之一,科学家亲切地把激光高度计称为“激光眼”。其初样产品高30厘米、重15公斤,看上去像一台放在铁盒子里的摄像机,但它“拍”的却是三维立体图像。令专家自豪的是,上海技物所和上海光机所的科技人员在以往科研的基础上,仅用两年时间便按时交付了这只“激光眼”,首次实现完全国产化,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并成为我国首台发射进入太空的激光高度计。
这一激光高度计各关键部件全部为自行研制,其中上海技物所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对地观测推帚式激光三维成像系统原理样机,对获取地面目标的激光三维成像和促进主动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还突破了对地观测的推帚式激光成像若干关键技术,其大功率脉冲激光的变角度分束发射技术、地面多点激光回波的阵列探测与处理技术、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推帚式激光成像多通道定标技术和激光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技物所科研人员表示,将继续完成好后续任务,确保11月中旬激光高度计顺利开启,成功获取月球立体图像,为进一步的月球探测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嫦娥一号卫星全固态激光器是由上海光机所研制的,有关专家认为,它的研制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代表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星载激光器的研制成功,也拓展了国产空间全固态激光器的应用。通过嫦娥工程任务的磨炼,上海光机所培养、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空间激光器研发队伍,为该所承担其他空间激光器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工程基础。
按计划,在嫦娥一号进入环月阶段后,激光高度计便开始工作。不论月球表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论卫星处于正飞还是侧飞,都将长期开机。激光高度计会向月球不断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并不断精确计时。这些激光一触到月面就原路返回,激光高度计据此实时计算往返时间,从而分辨出月面高低,最终得到各处的实际海拔,合成为一幅带有月球高程的完整地形图。
据介绍,激光高度计技术不仅将为后期探月工程打基础,还将延伸至其他深空探测领域。我国已开始着手火星和小行星探测论证,这类“激光眼”有望在其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