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包括道德情操的修养、科学合理的膳食、健康有益的生活、奋发向上的追求、和谐奉献的精神、坚持不懈的锻炼等。养生要动静结合、阴阳平衡,不能贪图享受靠吃喝养生。要想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我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和切身感受,发现习练八卦掌和太极拳对养生非常有益。
习练武术使人身心平衡
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正气、胆气、豪气与天人合一思想为主旋律。中国武术尤其是八卦掌和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堪称国粹,它包含有哲学、力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美学、某些边缘科学及现代之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强身健体、防身抗暴、防病治病、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跟着祖母和母亲度过了苦难的童年,曾经逃荒到东北。小时候讨过饭、扛过小活儿。由于生活贫困、过度疲劳、经常吃不饱饭,自幼身体羸弱,瘦得皮包骨头。经常发疟子。还落下了腿酸、腹胀、头痛的毛病,多年都没有治好。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邻村的一个叫辛连旺的拳师,为了治病就跟随他练起了查滑拳和弹腿。查滑拳中有一个基本功叫拉滑,我每天风雨无阻坚持练习拉滑,次数由少到多,后来我每天能坚持练1000次。经过几个月的锻炼,身体逐渐变得强壮了,腿酸病也慢慢好了。从此,我走上了习武之路。后来通过反复练习少林布袋气功中的揉腹、搓腰并配合按摩三里穴的方法,治好了我的腹胀病,通过练习凝神站桩的功夫治愈了我多年的头疼病。1985年我师从当代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先生习练吴氏太极拳。王培生老师传授的翻手功解决了让我从小备受煎熬的便秘病。后来我将这些归纳为“常练拉滑式,腿疾全可治”、“腰腹腿常摩,腹病自解脱”、“凝神视一点,善疗偏头患”、“两掌常外翻,通便自不难”等小功法加以推广,传授给一些患者和中老年朋友,效果很好。
此外,习练八卦掌和太极拳讲究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要和谐。可以说练拳的同时也是练做人、练处事、练“解扣”。八卦掌、太极拳是专门练“解扣”的艺术,它能解开人的思想疙瘩,让人摆脱思想的局限性。我现在担任大兴区老年大学太极拳班的教师,每周都给离退休的老同志上4次太极拳课。不少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开始时都有一肚子牢骚、一身疾病,但通过几个月的太极拳锻练和拳理的学习,思想的疙瘩慢慢解开了、心胸开阔了、身体强壮了,精神状态也好了。
规律生活 适度运动
好的生活习惯、好的运动方法和一个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少吃”,就是每顿饭只吃八分饱。平时要少吃肥腻、甘咸、辛辣及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多喝”,不是多喝酒,而是要养成每天多喝水、常喝水的习惯。“足睡眠”,就是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每天应有6~8小时的睡眠。“广交”,就是要多交朋友,多与世人交流,不要孤芳自赏、闭门思过、不与他人往来。我认为太极拳的至高境界是与社会高度和谐的人格风范。“多游”,就是有条件要多出去游历祖国的大山名川,饱览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和奇闻趣事,增长知识、壮大襟怀。“心底宽”,就是要有开阔的胸怀,要能容人、容事。与人为善,遇事不怒,心底无私。
多年来,我虽然一直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中,但我一直坚持每天5点多起床练功,无论是身体虚弱、天气恶劣,还是生活艰辛、工作繁忙,都没有停止过。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坚持运动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斗志。此外,我从不抽烟,也不喝酒,饮食以清淡为主,肥、甜、咸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每天坚持多喝水,尤其早晨起床一定要喝一大杯水。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人又是有惰性的,迁就自己的惰性,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容易被湮没。因此不能太迁就自己的惰性,要勇于逆着自己走,敢于开顶风船。我小时候皮肤过敏严重,身上沾点露水就会起很多大包。后来我就坚持在冬天进行冷水浴、用冰雪擦洗身体,几个月下来过敏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虽然现在不再坚持冷水浴了,但是我还能在冷水里泡澡、游泳。冷水浴开始觉得冷,洗完了浑身发热。长期坚持,对疏通经络、远离疾病很有好处。现在我已经67岁了,但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饮食、睡眠、体力等各方面跟年轻人并没有差异,甚至比部分年轻人还要好。
上进心让我思想超前、奋发向上
有追求、有上进心是防止衰老的有效方法。多年来,我无论做什么工作、遇到什么情况都不骄不馁,做事充满激情。1962年我参军入伍,服役6年,年年都是五好战士,多次立功受奖。复员时我谢绝了部队领导和地方领导给我安排工作的美意,毅然回到家乡,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用了5年的时间使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农业学大寨标兵单位和北京市抓革命促生产先进单位,我本人也先后被选为中共北京市大兴县县委委员、北京市第四届党代会代表、北京市大兴县南各庄公社党委副书记等。1970年5月20日,我作为首都先进人物的代表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1982年,我从县检察院调到被称为“大兴县四大乱”之一的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任党委书记,我到岗后在以身作则、树立正气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使企业很快稳定下来,走上了发展之路。我和经理紧密配合,带领党委一班人,艰苦奋斗了近20年,终于使这个混乱落后的小企业变成一个具有国家一级资质、4个国际认证的大型国营建筑企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退休之后,我便开始潜心进行武术研究,并致力于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弘扬,因为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除了每天清晨为小区里的武术爱好者提供指导外,还应聘在大兴区老年大学开办了太极拳班和功法保健课,使很多老同志的慢性病、疑难病得到了康复或缓解。
目前,我正着手编写一本用小功法治病的书,我要把自己几十年来在习武练功中的所学所悟,以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且通过科学论证的所有保健功法,全部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中老年朋友,特别是那些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使他们不用花钱就能保健治病,我想这是我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力所能及的方式。

“少吃多喝足睡眠,广交多游心底宽,八卦太极天天练,耳聪目明体轻健。”
——张全亮养生语录
作者简介:
张全亮 1941年生,北京人,回族,中国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吴式太极拳名家。现为北京市武协委员,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顾问,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海内外体育工作者联谊会会员。香港世界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日本八卦掌研究会顾问,美国中医药太极拳国术研究院教授,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专家评委,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等。现为中国武术八段位。
发表有200多篇武术、气功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专稿,出版有多部武术著作,主要作品有《八卦三合功》、《八卦掌精要》、《八卦掌答疑》、《张全亮新解内家拳秘要》、《吴式太极十三刀》等,公开发行有多种八卦掌、太极拳方面的教学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