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5日,山东东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第三届黄河论坛上联合首发《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战略研究》一书。
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从综合研究、涉水部门、流域案例、涉水领域等专题入手,分析了中国流域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流域综合管理相关项目进展,并提出了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概念框架与政策建议。报告首次详细分析了我国涉水九部委的职能和发展方向,分析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中国各大流域的问题和未来的优先任务,并针对流域综合管理的立法、规划等工作提出建议。
针对目前各流域出现的问题,该书主编王毅表示:“传统体制无法适应流域问题变化,推行流域综合管理势在必行,我们在书中提出的优先行动中,建议推进政策创新和试点,在松花江、太湖、淮河开展流域水污染物减排的配套政策研究,开展城市公用事业(如给排水)改革的试点工作,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与试点,加快水价和水权改革的相关政策研究,同时在流域综合管理框架下制定流域规划。”
该书还详细分析了黄河面临的问题和现状,并指出,从目前黄河流域管理现状看,流域统一管理还十分薄弱,表现在流域立法滞后,对黄河治理开发的各种行为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行为规则;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职能不到位,在履行职能时困难重重,难以协调、解决治理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薛松贵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黄河作为案例进行了解读,黄委会的有关专家参与了黄河流域管理案例专题报告的起草,其中介绍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调水调沙试验和水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相信通过该书的发行,将对我国流域综合管理的进程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据悉,该书是在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资助下,WWF组织国内14名权威专家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