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7月28日,军委签署命令:授予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功勋飞行员岳喜翠空军少将军衔。岳喜翠从一个普通的飞行员成长为将军,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飞天女杰走过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岳喜翠出生在泰山脚下的一个矿工家庭。1965年,16岁的她怀着蔚蓝色的梦幻踏入人民空军第三批女飞行员的行列。在她眼里,蓝天是那么神奇,那么迷人,那么浪漫。然而,通往蓝天的路却又是艰辛的。
直到今天岳喜翠还清楚地记得,在航校和姐妹们一道爬山、跑步、打旋梯、翻滚轮、锻炼身体、学习航理的情景;也很清楚地记得,正当她在理想的航线上踌躇满志即将展翅高飞之时,全身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无情地将她击倒在病床上,医生下了“判决书”:要么停飞转业,要么改行做其他工作。然而,这个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在住院的那段时间里,她一边温习背记航空原理,一边积极配合治疗。早晨,别人还在熟睡,她就起来长跑,平时,病友大都卧床养病,她却整天抱着书本刻苦攻关。半年后,岳喜翠终于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魔,重返蓝天,并在同批姐妹中首批放单飞。
1968年冬天,岳喜翠在机长带领下飞到大西北核试验基地执行原子弹爆炸保障任务,那天正是她20岁生日。当她亲耳听到那巨大的爆炸声震撼戈壁,亲眼目睹翻滚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她的心里更坚定了这样一个念头:要把翅膀练硬,为祖国的强大而飞。1969年10月1日,岳喜翠作为空军优秀女飞行员代表应邀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让岳喜翠很自豪的是,她23岁时就当了机长,成为同批女飞行员中的首批机长。作为机长,岳喜翠第一次面临重大任务的考验:带机组到山东半岛执行模拟卫星观测任务。这个任务要求很高,在3000米高度飞行,投在地面的航迹误差不得超过50米。为达到这个标准,科研部门在两个县城的范围里布设了5部探照灯水平照射,给飞机指引航迹。可就在开飞的那天傍晚,气象台报告:高空侧风9米/秒,偏流比较大,还有颠簸,不利于保持航迹和飞机状态。几个部门研究,最后决定,飞不飞由机长定。岳喜翠和机组人员仔细计算了有关数据,再次协同后,果断决定:飞!一上去就是3个多小时,岳喜翠驾驶飞机准确保持各种数据、严格保持状态,一次又一次进入探照灯指示的各条航迹线。
飞行归来,科研人员高兴极了:“机长,这太符合要求了,效率比预计的还高。”两个月里,岳喜翠机组光夜间飞行就达60多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1991年12月,岳喜翠由一名普通飞行员走上广空运输航空兵某师政治部副主任领导岗位,1994年8月,她又晋升为该师副师长,成为我国第一个女飞行副师长。在她眼里,领导职务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是组织给自己多做工作的机会。变一回职务,就像改一回新机一样,惟有不懈学习和努力,才能挑得起担子。为此,走上领导岗位的她十分冷静、十分清醒地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把荣誉当资本、不把职务当特权、不忘密切联系群众。她依然像从前一样,恋着战友、恋着蓝天、恋着她所挚爱的事业……
岳喜翠走上副师长领导岗位时已经46岁,又一次更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她,所在部队装备了我军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为缩短改装时间,改装前,她开始了自学。她从别人那里借来了一大摞该型飞机的资料,利用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晚上睡觉前又温习巩固一个小时的方法来强化记忆。整整一个夏天,她硬是将借来的资料,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啃了一遍。正式参加改装后,她经过教员短时间授课,便顺利将所改装机型布满前舱的200多个仪表、开关信号的功用、原理、数据以及该机型《特情处置方法》记得烂熟。航理考核和模拟机训练,几十个项目全部满分。岳喜翠再次拿到蓝天“通行证”,成为我军最先进的新型运输机的首批女机长。
1996年以来,岳喜翠连续5年奉命率机组人员驾驶大型飞机执行“神舟”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模型的高空空投试飞。高空重物空投,在我国没有先例。空投过程,飞机重心的变化从前极限到后极限,飞机向上仰起的角度达到临界状态,速度也接近最小,又是在一万米高空,解除后舱密封,打开大门空投,这是飞行手册上没有的,风险很大。后舱人员暴露在零下40℃~50℃的低温和低气压及严重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生命安全压力很大。岳喜翠与机组人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试飞取得可靠数据,并经过多方配合,终于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攻克了这一重大技术难关,高空重物空投取得圆满成功。1999年11月20日,岳喜翠参观了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又赶到北京航天城观看了飞船回收的全过程。正是因为这个任务的需要,空军还特别批准岳喜翠从50岁最高飞行年限延续飞到了53岁。
2001年1月,岳喜翠走上军区空军副参谋长领导岗位,同时任司令部直属党委书记,分管直属部队工作。在军区空军首长的关怀和指导下,她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和实践,很快进入角色。司令部所属部队分布在中南五省,有些驻守在边防艰苦地区,为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履行“打得赢”和“不变质”的历史使命,岳喜翠和党委一班人针对多数部队地处改革开放和军事斗争前沿的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治军特点和规律,经常带领机关工作组上高山、下海岛、走边防,深入基层调研,与官兵实行“五同”,每到一个部队都坚持“双管齐下”:突出抓一线指挥部、一线战斗堡垒和一线带兵人的两个能力;突出抓部队战备训练和战勤保障工作。岳喜翠和党委一班人的艰辛付出,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所属基层单位全面建设好的和比较好的高达96%,整体建设水平上了新台阶;两年来,所属单位代表军区空军参加空军组织的比武均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如今,岳喜翠已告别她所眷恋的蓝天,正在忠实履行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的职责。然而,谈起几十年来与风云为伍的感受,她依然一往情深:“我爱祖国的蓝天,如果人生能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选择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