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从24到670万:中德专家评点CN域名
 作者:保婷婷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10-11 1:19:49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1994年,我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从德国搬回中国,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那时,CN域名数量仅24个。2007年8月,CN域名注册量已达670万。9月27日,CN域名服务器“回国”的见证者、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教授访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他在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的存放“重地”,和CNNIC主任毛伟一起讲述了“从24到670万”背后的故事。
 
从24到670万:中德专家评点CN域名
 
“我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感到震惊”,9月27日,在中国互联网“中枢神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机房参观时,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教授发出由衷感叹。中德专家共同回顾了两国互联网合作史上两次重要的“结缘”:1990年完成CN域名的注册,1994年完成CN域名服务器在中国的设置。如今陈列在中科院的这台CN顶级域名服务器,成为回望当年历史的生动“标本”。
 
合作之初梅开二度
 
“结缘”时间追溯到1990年,为在网上拥有中国自己的身份标识,中国科学家开始积极申请CN国家顶级域名,在措恩等德国友人的大力协助下,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终于完成注册,钱天白任行政联络员。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连入国际互联网,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放在措恩所在的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94年,还是因为CN域名,中德互联网合作梅开二度。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全球第77个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中国互联网界迫切需要在国际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CN域名服务器尽快回国。
 
措恩回忆:“当时,我们和胡启恒、钱华林、钱天白等中国科学家一起向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说明情况,通过多次努力,终于把CN域名根服务器从德国拿回中国。”这一天是5月21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CN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1997年6月3日,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科学院正式组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CN国家顶级域名的注册管理,到2007年,CNNIC承担这一职责已逾10年。
 
共享国家域名主流化经验
 
措恩说:“CN顶级域名服务器搬回中国前,CN域名才24个。”13年时间,CN域名迎来飞速发展,这是他为之震惊的原因。
 
据毛伟介绍:“截至今年8月,我国CN域名注册量已经达到670万,成为全球第二大国家顶级域名,CN域名下网站数达到81万个,今年CN域名注册量和CN域名下网站数首次双双超过国内COM域名,实现了CN域名的‘双主流’。CN域名成为主流应用,表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立在中国的域名基础之上,这对我国国家信息安全有战略意义。”
 
目前CN域名位列国家顶级域名“榜眼”之位,仅次于德国。被问及德国国家域名DE的发展经验时,措恩说,两个主要原因促使DE超越COM成为德国主流域名,“一是在发展过程中,向个人、用户积极宣传DE域名,在早期,我们甚至还免费赠送给用户一些域名;二是其他网络服务的产生包括虚拟主机和网站的建设促进了DE域名的发展,像路边小店都能够使用DE域名,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放到网上去”。
 
措恩说,今年3月CNNIC推动“CN域名1元体验”活动,降低了CN域名使用门槛以普及互联网的应用,和德国的这条推广思路不谋而合,都是以市场手段推广公益服务。
 
对于CN域名的未来发展,毛伟预测:“随着中国互联网应用程度的提高,我们相信CN域名一定能超越DE。”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奇妙的想像
作为报人的金庸
胡风1949年心路
不一样的旅行
从一人一报透视香港社会
顺流而下 感受大河的魅力
天才之道
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大学里的“位霸”:曾一次霸50人教室一...
杨乐院士:研究生如何获得完整的科研训练
美国将退出国际高等数学和科学考试
中青报:退休也是一种科学态度 院士终身...
第二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在柏林举行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