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慕明等 来源:《神经科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1-3-9 16:08:47
选择字号:
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长时期维持机制
 
3月2日,《神经科学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神经元信息处理和可塑性研究组关于突触可塑性长时期维持的分子机制的最新发现。
 
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细胞持续的活动可以诱导突触传递的长时程改变,这一现象称之为长时程突触可塑性,并被认为是发育中神经环路精细修饰与学习记忆的细胞机制基础。根据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持续的时间长短,通常可分为早期LTP和晚期LTP(late LTP, L-LTP)。其中,L-LTP持续超过数个小时直至数天,依赖于新蛋白合成,因此L-LTP是长时程记忆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博士研究生龚利琴和何灵杰等通过在体检测视网膜-视顶盖兴奋性突触L-LTP的诱导和维持,发现:(1)时间上以分钟间隔的持续突触活动更有利于L-LTP的诱导和维持;(2)突触“学习”后短时间(~30分钟)内突触后膜上N -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持续激活对于L-LTP稳定至关重要;同时,NMDA受体的激活依赖于“学习”后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
 
先前人们认为,NMDA受体激活只在突触可塑性的诱导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的发现赋予了NMDA受体在诱导期后的持续激活对维持突触可塑性长时程的关键作用。这些研究发现也为心理物理或行为学研究中所提出的“时间间隔”的学习形成长时程记忆的学说提供了突触“学习”机制。
 
该工作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章晓辉研究组和蒲慕明研究组的共同合作下完成,并受到中科院“创新项目”(KSCX2-YW-R-29)和科技部“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973项目(2011CBA00400)的资助。(来源: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