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杂志《生物化学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近日发表了由昆明植物所李唯奇研究组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的论文Differential degradation of extraplastidic and plastidic lipids during freezing and post-freezing recover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该研究利用基于ESI-MS/MS的脂类组学方法(Lipidomics),分析比较了拟南芥在响应低温胁迫的冻和冻融过程中约120种膜脂分子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磷脂酶D-a1和d在其中的作用。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膜脂分子或细胞定位不同的膜脂分子,在冻害和冻融过程中发生不同变化;抑制磷脂酶D-a1和d的表达对低温诱导的磷脂水解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据悉,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地理分布和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细胞膜是植物低温伤害产生的主要部位,膜和膜脂分子变化是植物感应温度变化的初始信号之一。植物响应低温胁迫有三个不同阶段,即冷驯(cold-acclimation)、冷冻(freezing)和冻融(post-freezing recovery)。
该研究利用组学方法,详细和有规模的解析了两种生态型和四种基因型的拟南芥膜脂分子在三个低温胁迫阶段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项研究已被《自然中国》(Nature China)杂志选为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突出科学研究成果,论文的研究亮点已经刊登在该杂志的网站上。(来源: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化学杂志》(JBC),Vol. 283, Issue 1, 461-468,Weiqi Li,Xuemi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