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柳叶刀》周刊5月7日发表文章——《中国医改,进步与挑战并存》(China progresses with health reform but challenges remain),文章说,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正以惊人速度和规模改变着中国。同时,中国医疗体系也在发生变化,不太显眼但同等重要。
过去30年,中国医疗卫生基本由市场决定。2009年4月,中国宣布一项宏伟的医改计划,目标是扩大医疗服务、促进医疗公平及提高医疗质量,恢复政府主导医疗。现在,该项改革的部分目标正接近2011年期限,一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挑战依然存在。
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维持着一套稳固的公共医疗体系,相对当时的收入水平而言,中国提供的医疗服务令人羡慕。随后30年的改革虽然解放了经济,但也破坏了社会安全网。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投入骤减,农村医疗保险也随之瓦解。因病致贫日益普遍,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悬殊。
2009年公布的医改计划,试图从多方位解决问题,包括计划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改进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确立基本药物目录及改革医疗融资体系。从理论上讲,这些改革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和减少医疗不公。
医改计划落实两年来,中国在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方面无疑取得进步。据中国卫生部称,2003年该国78%的城镇居民和87%的农村居民缺乏医保。但面向农村居民及城镇失业或非正式就业居民的新医保改变了这一状况。短短8年后,政府数字显示,中国现在超过90%的人口拥有某种医保。农村医疗参保人数增至8.35亿,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保计划。世界银行卫生专家张硕(音)对中国迅速推出医保计划称赞有加。“放眼全世界,没有别国能在五六年里取得这种成就。”
改革还呼吁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培训加大投入,以确保偏远地区能得到医疗服务。按照最初计划,政府承诺村村建诊所、建设2000所县级医院、3700个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以及改造许多其他医疗设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刘元利(音)2011年4月曾牵头对中国医改进行初步评估。他表示自己经常看到新的设施,“硬件这一块明显改善。”
回顾医改的初步阶段,中国政府不乏重要进步。但最棘手的问题尚未面对,单靠政府的投入并不能解决。“最近几年,能做的他们都做了。”张硕说,“最难的问题来了。现在不是方向问题——方向早就确定了。下一步是决定正确做法,建立让改革到位的机制。”
(作者:特德·奥尔康、包蓓蓓(音),汪析/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