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由中国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5月NPOCE正式启动以来,中国第一个现场实验航次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在热带西太平洋顺利成功实施。
据悉,“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是由中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历经6年的交流和研讨,于2010年4月获国际气候变化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科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批准成为国际合作计划。NPOCE科学指导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担任主席,共12人组成;参与该计划的有中、美、日、韩、澳、德、印尼、菲律宾等8个国家19个科研院所。
胡敦欣介绍说,NPOCE国际合作计划围绕“太平洋西边界环流及其与邻近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在暖池维持与变异中的作用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等科学主题,通过组织以现场观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国际合作调查研究,实现“观测、模拟和理解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动力机制及其在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科学目标,为改进和提高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2009年出版的《中国至2050年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明确将“发展西北太平洋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能力、认识海洋动力环境变异规律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等,作为2020年近期战略目标之一;而“继续推动由我国科学家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国际研究计划的实施”也被列入了《中国科学院2010年度对外科技合作要点》,NPOCE国际合作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此,胡敦欣表示:“我国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国深海大洋观测试验研究,提高中国大洋观测能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巩固和加强中国在NPOCE国际合作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则是践行这一发展思路的重大举措。”
NPOCE启动之年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1月,“国际NPOCE实施计划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后,来自7个国家的20余位科学家编写完成了NPOCE科学/实施计划,并于3月报CLIVAR科学指导委员会审批,4月份该委员会正式批准NPOCE为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同年5月,“NPOCE启动大会”在青岛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等部门的领导,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CLIVAR)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Martin Visbeck教授和来自中、美、日、韩、澳、印尼、德等国家的60余名国内外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本次会议将成为NPOCE国际合作计划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NPOCE国际合作计划将开启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和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研究的新篇章。
据介绍,NPOCE的进展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历时50余天,中国NPOCE第一个调查实验航次,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基金项目等为依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考察船在热带西太平洋顺利实施,成功布设了两套深海测流潜标,其中一套达6100米,为西太平洋最深深海潜标,获得了关键的科学数据,并揭示了超过40厘米/秒的强棉兰老潜流(MUC)等新的现象。
2010年,胡敦欣曾多次代表NPOCE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该计划作了详细介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更多的科学家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NPOCE研究中。
NPOCE关键之年展望美好蓝图
2010年是NPOCE国际合作计划的启动年,2011年、2012年将是NPOCE全面开展的关键年。
展望未来,胡敦欣表示:“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吸引更多国家和科学家参与到NPOCE中来,让NPOCE做大、做强,取得预期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国内,要以NPOCE为平台,针对其科学目标,有效组织相关科研人员,策划、申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基金重大计划和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以中国为主保证NPOCE的持续、有力发展。”
据透露,2012年春,NPOCE开放科学大会将在青岛召开。届时,将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众多年轻科学家和学生与会,交流和共同研讨和海洋与气候相关的科学问题,展望和筹划NPOCE的未来与发展。同时,在NPOCE框架下,将进一步加强双边或多边的交流与合作。今年3月,中、日、韩将在韩国釜山研讨NPOCE海上试验合作事宜,印尼和菲律宾将参与讨论。此外,今年夏季将召开NPOCE-SSC会议,研究筹划进一步推动NPOCE的措施。
“我们要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将与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大气局太平洋海洋环境研究所(PMEL/NOAA)、夏威夷大学、日本海洋科技中心(JAMSTEC)、东京大学和韩国海洋研究院(KORDI)等探讨签订有关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合作研究协议。在2011~2012年,我国拟实施至少每年一个NPOCE航次,与其他国家合作,保证NPOCE计划的海上持续观测。另外,中国科学院‘科学号’远洋综合考察船拟于2012年下水,应充分发挥其在NPOCE和今后更长期的大洋调查试验中的作用,提高中国大洋调查研究能力。”胡敦欣介绍说。
胡敦欣进一步建议,中国应建立大洋观测长远计划,积极推进深海大洋研究:筹划、制定中国大洋观测网络,积极参与热带太平洋TRITON/TAO浮标阵列布设、运作。同时,由西太平洋逐渐向中、东太平洋发展,提高中国大洋观测能力。为此,NPOCE可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应尽快设立国家专项,大力支持像NPOCE这样由中国组织发起的国际合作计划,作出成绩,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胡敦欣最后表示。
胡敦欣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现任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中国海洋湖沼学报》)主编,国际黄海研究会名誉会长, 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等。1961~196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79~198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访问学者。先后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大洋环流试验(WOCE)等10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胡敦欣从事海洋环流、气候和海洋通量研究近50年,是我国海洋通量(JGOFS-海洋碳循环)研究的开拓者。有多项科学发现和创新:在太平洋发现“棉兰老潜流(MUC)”等,改变了太平洋西边界环流系统的传统认识;发现中国陆架第一个中尺度涡“东海冷涡”,推进了中国陆架环流研究;修正了沿岸上升流经典理论和浙江沿岸上升流传统的风生理论;揭示了“陆架上,凡有上升流的地方,海底沉积必为软泥”的科学事实;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得到“东海是大气二氧化碳汇区”的重要结论,为陆架海究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源还是汇提供了重要依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专著3部;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部委级科技奖多项。
胡敦欣参与了数项国际海洋前沿研究计划(WOCE,TOGA,JGOFS,LOICZ)的科学设计、制定和实施,并将有关研究引入中国,为推动海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我国第一项有关大洋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历经7年努力,组织发起了NPOCE国际合作计划,这是中国发起的首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调查研究计划。
《科学时报》 (2011-3-10 A5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