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6 9:14:33
选择字号:
“全球女化学工作者共享化学时刻”早餐会侧记
 
“化学是我的工作,但如果没有它,我生命的一部分就没有了。”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与石油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婉珍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陆婉珍今年87岁高龄,但她还是特地起了个大早,赶来参加“全球女化学工作者共享化学时刻”早餐会议。
 
第63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作为“国际化学年”的首发活动之一,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英国大使馆主办,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协办的早餐会议近日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RSC首席执行官Richard Pike等人亲临现场,与近60名来自化学、化工领域的女化学工作者分享了这个美好的清晨。
 
共享化学时刻
 
“今天这个活动,是要启发世界一半的人口进入更高层次的领域。”陆婉珍说,“这对女化学家来说,有着格外的鼓舞。”
 
这次的早餐会议,在全世界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共同举办。会议期间,参会人员不仅可以同与会者见面交流,还可以通过视频形式,同相邻时区其他国家的女化学家分享这个特殊时刻。
 
借助于网络连线,中国女化学家们与邻国新加坡、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女性同仁们进行了交谈。澳大利亚的举办方还特意邀请了华人学者,用中文向同胞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由于中国和英国之间存在8小时的时差,中国此次未能与RSC总部所在地——伦敦举行的早餐会议进行直接视频连线。不过Pike先生特意带来了英国早餐会议主持人、伦敦大学学院教授、RSC理事会成员Helen Fielding的一段录像。
 
在录像中,Fielding代表英国女化学工作者向中国同仁表达了问候,并介绍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对自己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还对年轻的女化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应地,中国主办方邀请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段中方与会代表的录像,并于当天晚些时候将录像传送至英国。
 
据Pike介绍,在1月27日,国际化学年的开幕式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办,届时世界各地早餐会的录像也将在“女化学工作者”研讨会上放映。
 
“2011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这正是庆祝女性为化学界作出贡献的有利契机。这个时刻是如此特别、如此有意义,全世界的女化学家都渴望分享。”Pike说,“这次会议的目的,除了为女化学家提供交流的机会,也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作出的贡献,并展示当今女化学家的风貌。”
 
“我不认为男女有什么区别”
 
据统计,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女性获奖者的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截至2010年,全世界共有159位化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只有4位是女性科学家,比例不到3%。
 
正如顾秀莲在早餐会讲话中所说:“过去人们对女性从事科研怀有偏见,认为科学并不是女性的擅长,并且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她们不可能成为好的科学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女性科学家已从过去的缺位,成为一支不可轻视的重要力量。但从全球角度来看,女性仍然是科学界的弱势群体,远没有成为科学界的主流。”
 
陆婉珍对此深有体会。她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我有一个女学生,非常能干,可参加工作后,就因为她是女性,别人不选她做厂长,她自己也很担心性别会影响事业发展。我就告诉她,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有能力,你就要去争取。更何况哪怕是在基层工作,你也一样能做出漂亮的工作。”
 
无机化学家任咏华就是这样一名“离经叛道”的女性。任教于香港大学化学系的她是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女院士,在2010年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联合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中,任咏华和其他4名女科学家共同获得了这一全球女科学家的最高奖项。
 
外面就是繁华热闹的香港,任咏华却喜欢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钻研另一个世界。她说:“化学是一门富有巨大创造力的科学。化学从其他学科中脱颖而出的魅力,在于它创造新物质的能力,它是一门创造新分子的核心科学。我一直认为,能成为一名化学家,我是幸运的,我也以此为荣。”
 
任咏华坦承,很多女性在职业中还面临着因性别歧视所带来的困扰。这样的事情在许多亚洲国家尤为普遍,甚至在许多国际大都市中,传统和不公平的价值观也仍然存在。
 
“我希望有更多成功女性的故事能够鼓励年轻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受传统社会观念和家庭压力的束缚,只去扮演和履行所谓的‘妇女应有的社会和家庭角色’。我真诚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能够接受挑战,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任咏华说。
 
任咏华认为,无论是聪明才智还是科研能力,男士和女士都没有什么区别。她说:“我深信,无论性别如何,属于什么民族,个人背景又是怎样,只要有激情、有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追求科研的决心,就能出类拔萃,并作出杰出的成绩。居里夫人就是我们的榜样之一。”
 
18岁和80岁
 
在会议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特殊的参会者,她是一名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来自潞河国际教育学园的高三学生李婉晴,今年拿到了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在内的5所顶尖高校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我很喜欢作研究,很享受在实验室中的感觉,所以就把化学作为自己高等教育的专业了。”李婉晴说,“我希望自己能像我所崇敬的学者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
 
有这样年轻力量的加盟,陆婉珍当然备感欣慰。她也回忆起自己选择化学的初衷:“我在中学有一个很好的化学老师,以至于我们班上好多人都选择了化学专业。另一个原因,我父亲是从事纺织业的,但他一直觉得农业产品不足以满足人们全部的生活需求。当时刚好碰上人造纤维问世,我父亲就对我说,你看,化学也能解决人们穿衣的问题。”
 
“这些往事现在说起来很幼稚,但我进了化学的大门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动过了。”陆婉珍笑称,“哪怕再让我选择一次人生,我还会选择化学。在这行业里,我感到了快乐,它也让我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豆蔻年华到耄耋老人,陆婉珍与化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透过《科学时报》向年轻人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如果你喜欢化学,那么就选择这个职业吧,不会错。你当然也会碰到困难,但困难一定是可以克服的。我这些年看到的事情足以证明,科学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光明的。”
 
Pike也在讲话中指出,国际化学年的目标是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需求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人们对化学的热情,用化学创造未来。他同时希望女化学家要以自己在化学行业的成功,鼓励更多的年轻女性投入到化学事业中来。
 
“我相信,今年是属于我们的一年。”任咏华最后说,“我们需要借助这个机会向公众宣传化学的贡献和重要性。其实化学的贡献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公众并没有意识到。此外我们还必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激发他们学习化学、学习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而共同努力。”
 
《科学时报》 (2011-1-26 A2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