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4 9:04:02
选择字号:
访余永贤:香港科技,从“后”殖民时代“突围”
 
第一次受邀参与“十二五”规划,对香港来说是一件大事。香港科技界在探索如何参与国家未来科技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多思考,并针对香港与内地科技发展的不同特点和优势,提出建议。
 
不久前,《科学时报》记者采访了《香港在科技方面怎样参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撰写者——香港科学技术进步协会前副主席余永贤。他向记者介绍了一部分香港科技工作者、科学社会学者在深化香港与内地未来科技协作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后”殖民时代的争议
 
“香港的科技发展带有明显的殖民地特色。”余永贤说,和所有曾长期处在殖民地的区域一样,香港的经济与文化呈现出不平衡发展。这使得香港科技发展的路线与近况,既不同于发达地区,也不同于发展中地区。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福克斯曾说:“殖民地就是占领了的市场。”在这种历史环境的影响下,香港从来没有重视过科技发展。
 
从教育上看,香港甚至走在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后面,香港在教育上的公共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只有3.5%。在香港的成年人口中,只有17%的人受过大学教育。与内地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这一比例明显落后。以北京为例,超过40%的北京成年人口完成了大学教育。因此,余永贤认为,香港尚未转型为一个知识型社会。
 
在这种科技文化的背景下,面对香港未来的科技发展,面对与内地科技的协作,在香港科技、文化界内部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保守的观点认为,香港不擅长科技,“因为香港太小,而且起步太晚,应该只做擅长的事”。
 
余永贤认为,这种想法太过功利,它忽略了科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科技像教育一样,是其他经济活动的促成因素。”“虽然香港的科技能力比不上很多国家,香港仍然应该努力提升它的科技水平——因为更高的科技水平,会带来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率。”
 
在香港与内地进行科技合作上,也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在余永贤看来,其中一些代表着典型的“殖民地心态”。在殖民地时代,这种观点很普通,那就是:香港的钱只能为香港人的利益考虑,在香港使用。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很多人的思想依然无法跳出这个框架,并影响着香港与内地的互动。
 
“香港能为祖国做什么?”
 
在邀请香港参加“十二五”规划时,内地对香港提出了这样一种期望:香港可以借此让内地知道它的愿望,以便在内地的发展中可以考虑到香港的利益。
 
“没有期待香港有助于内地”,香港学者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于是,一些香港学者在探索香港参与“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知道国家能为香港做什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自问,香港能为国家做什么?”
 
余永贤长期在香港大学、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科技政策是他多年致力研究的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积极关注内地科研管理与政策的变化。近两年来,他在与内地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时多次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与应用科技投入的巨幅增长相比,内地基础研究投入处于相对下滑的趋势,不利于科学的长远发展。
 
在思考香港能为国家做什么的时候,他首先关注的就是基础科学。
 
尽管受殖民文化的影响,香港的基础科学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但余永贤认为,在香港的高校中,部分基础研究领域是颇为优秀的,虽然数目不足以形成科技能力,却拥有一些国际著名教授。
 
如果香港科学家能和内地科学家产生互动,将可以达成相互增强和互补的效应。
 
基础研究相对应用研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支撑,由于内地基础研究相对不足,更应该充分利用已有基础研究的成果,余永贤认为,如果建立起一种适当的合作模式,香港的基础研究应当可以为内地的应用研究提供灵感和支援。
 
从教育上看,目前香港的大学已经有很多内地学生。2009~2010学年的统计数字表明,香港的大学中,有4562名本科生和3865名研究生来自内地,占非本地生的90%。其中内地研究生数量甚至占到了香港研究生总人数的62%。这些数字表明,香港在支持内地的人力资源发展上应该有很大的潜质。
 
香港:向知识型社会转型
 
从总体上看,余永贤认为,香港科技将极大地受益于内地科技的发展,参与“十二五”规划,为香港参与内地丰富的科学技术活动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机会;技术企业是香港的薄弱环节,而内地大量、多类型的技术企业能弥补香港的不足;此外,内地经济的巨大发展,使香港有更多的机会去提供服务。
 
然而,要实现“内地为香港做什么”“香港为祖国做什么”的互动愿望,余永贤认为,除了要探讨香港与内地具体的合作模式和政策的建立,以及已有模式和政策的完善外,一个更长远的方向是,改变香港目前的科技水平。
 
余永贤说,香港现有的科学技术能力较低的状况,极大地影响着与内地的正常对话,香港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促成技术类服务的提供,否则香港将被边缘化。
 
到目前为止,香港一直没有明确的科技政策,余永贤认为,尽快提高香港的科技水平,促成香港向知识型社会转型,制定香港的科技政策,是一项迫切需求。
 
《科学时报》 (2011-1-2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