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28 9:24:39
选择字号:
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在上海举行
 
2010年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于9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全球城市信息化网站同时开通。本次论坛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科学发展”为主题,集中讨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引领未来城市生活;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平等共享3个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用信息化促进现代化》的演讲。他表示,目前,以高渗透性、高带动性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发展,已成为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衡量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世纪初,我国在芯片设计、可靠性网络、海量存储、传感识别、网络安全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果并不断实现产业化。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稳居世界前列。2009年,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9242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其中,软件收入年增幅25.6%,彩电、手机、计算机、交换机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
 
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态节能、江水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产品的大规模示范应用工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更是“如鱼得水”,表现不俗——有效地支撑了能源管理、传输和监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世博园内正在运行的500台各类电动汽车,都安装了无线跟踪定位系统,运行信息可以通过总线汇集到控制终端,有效保障了用车的安全和质量;大型充电设施上,所有的机组受网络监控,实现安全控制。
 
万钢表示,中国互联网现在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全国99.3%以上的乡镇能够上网,90%以上的行政村具有宽带上网的条件。目前,全国网民达到4.2亿,包括1.1亿农村网民,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了30%。2009年共完成3G基站建设32.5万个,网络覆盖2000多个乡村和6000多个行政村。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受益最多的无疑是城市。万钢介绍,近年来,中国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应急处理、公共安全、监测、监控等领域。有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他举例说:“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几十万名观众,交通量剧增,高效充足的公共交通系统和立体式交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保障城市交通管理的关键因素。”
 
万钢同时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城市信息化固然重要,而农村信息化是我们发展当中的重点。他说:“中国农村地区仍然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但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
 
论坛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据悉,论坛安排国内外有影响的政要、政府部门负责人、著名机构负责人和企业家进行演讲;同时安排5个平行论坛和专题会议。来自全球五大洲40个国家、54个城市、49个国际组织的350多位著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
 
利用城市化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新的信息技术
 
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在报告中认为,现在城市发展面临4个挑战:城市经济运行面临失调的风险;城市的社会运行面临失稳的危险;城市环境运行面临着失序的危险;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复合性问题。
 
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特殊时期,特别是中国以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来驱动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高额的城市发展成本。对内部来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也带来社会各方面的结构性变革。
 
所以,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思考,也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他认为,城市进程化的出路就是要走一条可持续创新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创新模式,是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与环境运行的互动影响入手,探索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城市运行发展模式,从而构建可持续创新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和科技体系。
 
谭铁牛认为,要提升创新能力,利用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独有的渗透性、冲击性和倍增性,发展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节能环保,包括新能源、金融、高端软件和新技术等产业。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
 
转变发展方式一个方向是加快信息化步伐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信息技术应用已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在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开幕,杨学山说:“我们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未来,看到了制造业、服务业的未来,看到了家庭生活的未来。相信大家参观完世博会之后,一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信息化,让城市更美好。”
 
本次论坛还是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模式的历史时刻下召开的。“这次金融危机深刻揭示了工业革命250多年来,全球66亿人口中,只有1/4的人充分享受着工业文明的进步,还有3/4的人没有或没有充分享受工业文明成果。但是,资源环境的警钟在频频敲响,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全球共同的任务和方向。”杨学山说。
 
“未来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一个方向就是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杨学山表示,世界各主要国家制定危机后转变发展模式的国家战略时,都把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快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把加快建设宽带,以及宽带的普及服务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都以加强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杨学山也提出,中国信息化的发展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离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世界工程师联盟主席玛丽亚-拉法格:
 
信息技术与产业让城市成员及管理者皆大欢喜
 
“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世界工程师联盟主席玛丽亚-拉法格女士表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是全球城市的必然选择。
 
玛丽亚-拉法格在演讲中谈到,城市的成功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案来应用已获得的科技成果。而目前,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不仅仅使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成员能够迅速获得服务,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者的效率,并降低服务所需要的费用,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信息技术产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信息网络为完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所需的应用及服务。
 
玛丽亚-拉法格指出,信息网络对电力及清洁的供水、有效的废弃物管理、教育服务、卫生保健、贸易、公共行政服务、空气污染控制,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
 
城市化趋势不可挡信息化深刻改变人类生活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书面致辞中表示,世界城市人口将从33亿增长到2050年的60亿,人类的未来将演变成城市的未来,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城市是人类活动紧凑、有效的单元,它把人们互联、互通,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商业和服务。全球GDP近80%在城市中产生,这其中,信息通信技术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沙祖康表示,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信息化可以让市民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鼓励市民参与决策、政策的制定;信息通信技术可以支持环境保护,比如更好地监测空气和水源质量,并使之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智能商业体系和改进政府管理,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促成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合作。“这样,我们不仅有一个技术性解决方案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我们还可以让人民充分畅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科学时报》 (2010-9-2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