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25 13:23:30
选择字号:
叶叔华院士:特别希望青少年立志于天文
 
[科学时报 黄辛报道]“其实天文科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也可以为人类寻找未来的家园,还能启迪人类寻找新的能源。”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近日走上“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的讲台,畅谈天文科技进展与人类的未来生活。
 
以“中国的最新天文科技”为讲演主题,叶叔华用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介绍了我国在天文仪器上的进展:去年,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落成;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于2014年在贵州建成;未来,我国还要在南极内陆冰穹高原上建南极天文台……利用这些仪器,天文学家们试图解开许多谜团:宇宙的第一缕曙光何时出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实质是什么?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中国地壳运动图出炉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地震预报很难。”叶叔华被问及对于此前全球发生的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预测问题时坦言,“观测地壳运动,它能回答什么地方危险,而不是什么时候危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叶叔华就致力于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发起和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她带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一直走在该领域的世界前沿。
 
“地球也是一个天体,表面在不断变动,精密测绘的地图会发现10年尺度内的地形变化。”为什么我国西部地震多发而东南相对平稳?那是因为印度洋板块不断往北冲击亚欧板块所致,而向北推挤的地壳物质转了个弯,流往四川、云南等地,导致全球发生在大陆上的地震中,比较强烈、6级以上的地震1/3发生在中国境内,应该说中国是受灾较严重的地方。
 
叶叔华表示,目前,天文工作者已经制作了第一张关于中国地壳运动的图,并有可能在以后发展成为国家的一个监测网,“国际上也联合在地形上选取了一些基准站,把地球表面到底怎么动给定下来。虽然测不出什么时候地震,但能够知道往哪里跑,那也行。”
 
为“嫦娥”指明方向
 
在上海佘山的脚下,一座口径65米、高70米、重2700吨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将在2012年基本建立,它能清楚地听到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微弱的射电信号。建成后,它将为我国深空探测项目提供定规观测。
 
“当时嫦娥一号为了安稳起见,绕了地球3周才到月球上去。”叶叔华介绍说,“以前我们放的卫星,最远只到8万公里,通讯卫星距离地面只不过3.6万公里,从来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月球的距离是38万多公里,一下子走了那么远,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所以当时动用了所有的资源来跟踪。”
 
包括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射电望远镜在内的资源组成了一张全国VLBI(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网,最终成功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的测轨和定位任务。“但是,当时上海的射电望远镜最老、最小,都已经过了应用期。在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一个口径65米的全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即将在上海建成。无论是口径还是性能,这个射电望远镜在国际上都数得上,而且正好能赶上探月二期。到那时,我们就能靠它为‘嫦娥’指明方向了。”
 
在叶叔华看来,登月既为找能源,也为找家园。她说,今年我国即将发射嫦娥二号再次探测月球,这次将会想办法分析月球表面的土壤。“月球上有大量的氦三,是一种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65米射电望远镜还将“扩大”欧亚版图。中国参加了欧亚大陆的一个望远镜大阵,上海的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加上欧洲、南非的望远镜,全世界的望远镜版图就将扩大,因此“欧洲对我们的期望很大”。
 
未来人类可以住火星
 
“遥远的南极是少数几个天文观测的好地方。”叶叔华透露,我国今年就要将有效口径70厘米的望远镜运至南极安装,而“十二五”期间要在南极内陆安装更大的光学望远镜。
 
运用天文科技的手段,可以找到地球的危险地带,从而尽量避免人类可能遭遇的危害。“我国不但要到月球上去,很快还有到火星上的计划,这个计划也在我们上海天文台筹措当中。”天文的研究领域还涉及地球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现在认为火星可能是的,木星有一个卫星可能是的,土星有一个卫星可能是的。“也许有一天我们跑去把它绿化了,温度也低了,那么十代、二十代、一百代以后可以移民到那儿去。”叶叔华表示。
 
目前,科学家正在探索把氢合成氦的过程“控制”起来,让它“听话”,慢慢把能量放出来。“估计30~50年后将有机会给人类使用。”谈及天文对人类生活所作出的贡献,叶叔华滔滔不绝。
 
叶叔华坦陈,在空间观测上,我们与世界强国还存在很大差距:“你看,人家都在月球上行走了,我们才刚刚放一个飞船到月球上。”但是中国的天文科技正逐渐走向世界,“后来者往往可以居上,但是需要时间。所以特别希望,我们的青少年朋友,能够立志于天文”。
 
《科学时报》 (2010-5-25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南极两座火山“令人不安”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