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3-13 20:23:06
选择字号:
院士谈钱学森之问: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最大敌人
 
5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中国总理温家宝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追问”,让中国教育界反思至今。
 
今年“两会”期间,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他们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
 
杜善义:“浮躁”情绪影响深远
 
“老师说的人才,应该是像他和李政道这样儿的。”杜善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大学时期,钱学森曾是他的系主任。
 
回忆恩师,杜善义表示,那一辈科学家的两方面特质让他印象深刻。首先,是献身科学的精神。其次,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完全联系起来。
 
杜善义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这一代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40岁后才开始进行研究,错过了创造力爆发的黄金年龄。虽然研究有些断层,但“帮助中国尽快改变面貌”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现在环境变了,”杜善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条件越来越好。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到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对科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就是浮躁情绪。“我们基础人才储备充足,但缺乏顶尖人才,浮躁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杜善义说,年轻人有自己的目标,懂得为自己设计是好现象。因为如果没有个人需求,国家也就缺乏前进动力。但他也提醒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要过度关注眼前。
 
“只要你能捕捉、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在你的领域作出成果,同时满足国家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认可和回馈。”
 
陈和生:“诺贝尔奖不是唯一标准”
 
陈和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学生,“丁肇中获奖的秘诀”是陈和生经常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陈和生看来,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过度”渴望中,也掺杂了不少浮躁的情绪。他表示,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和首要的。获奖从来都不是研究的目的。
 
“如果一定要有诀窍,那就是献身科学的精神。”陈和生表示,丁肇中一直坚信,基础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后,丁肇中也依然站在研究的最前沿。这正是现在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陈和生表示,他所从事的研究目前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具体用途,研究成果也无法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因此,投身这一领域,一定需要献身科学的精神。“你要是追求挣得最多、最享受,那这儿一定不是你要来的地方。”
 
陈和生回忆说,自己还是学生时,都是最好的学生抢着要学物理。但现在,学生们更愿意学习经贸、法律等学科,很少愿意到自然科学上来。他表示,这不是学生们的错,很少有人能超脱于社会的浮躁和价值观变化带来的影响。
 
陈和生表示,自己的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30多年,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和振兴中国科学技术的期望支撑着他一直走了下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