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琛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2-9 9:32:06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大学课堂含金量值得关注
 
据报道,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当前的基础教育可以减负,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让大学生增负!”
 
黄达人解释,国外知名大学每个学生每学期修四到五门课,学生就已感到课业负担十分繁重,而中国的大学生一学期可以修到七至八门课,反而还觉得很轻松,闲时还能辅修其他专业。这说明国内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含金量“比起国外学生,实在是少得可怜。阅读量不增加,课堂含金量还不断下降,学生不积累大量知识,如何谈创新?”
 
毋庸置疑,学校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最经常、最正式的场所,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可惜,这一重要环节在不少学校居然显得如此单薄。
 
首先,由于重科研、轻教学,一些教师上课敷衍应付,尽管课时很多,讲的内容并不丰富。更有一些教师授课乏术,始终一招“填鸭式”,不过将教材里的知识照本宣科重读一遍,交流讨论启发拓展一概没有,剩下的只是冗长的解释和枯燥的记忆。学生听课不感兴趣,没有机会也懒得提问,大脑得不到思考训练,想象力、判断力停滞不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只是一句空话。
 
其次,由于课堂教学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脱节现象的存在,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一入学就忙于考证、过级或者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筹码。为此甚至不惜逃课。4年下来,课堂上讲了什么基本没有印象。却不知,求学期间的深厚积淀,才是长远发展的基本保证。
 
事关举国人才队伍质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学课堂含金量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孙琛辉)
 
《科学时报》 (2010-2-9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