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2-31 9:21:30
选择字号:
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已经被列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为主题的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稳定和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食物安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需要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整体影响,并从减排与生产共赢的角度探寻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方向。
 
负面影响较大且长期存在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林而达在题为《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适应与应对》的评述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下作物积温带扩展和北移,作物生长的物候期提前,冬小麦北移西扩,东北玉米带北移,黑龙江水稻适宜种植面积扩大,热量条件的充足和改善使双季稻潜在种植区面积明显增大,这些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变暖对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潜在有利影响。另一方面,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降水的减少趋势及季节性变率日益增大,水稻和小麦的越冬性病虫害发生频率不断加大,危害时期明显提前,气候边缘带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受到极端性天气事件影响而成灾面积有扩大趋势。
 
与会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点,但气候变化下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将表现为突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幅度尚存巨大的未知性。盲目改变种植制度和引种将加剧农业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增加。
 
会议执行主席、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潘根兴教授在题为《农业与气候变化的若干科学问题》的评述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情景下观察到的作物生产发育和产量变化只能反映田块的生产能力,而实际气候变化将对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分配和病虫害发生的空间和时间演变产生长期影响,这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总体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宏观限制因素。
 
与会专家指出,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趋势增加,病虫害发生和水分胁迫的增强可能抵消或者逆转变暖对作物生产的有利影响;如果不能采取有力的适应或应对措施,气候变化下我国农业生产将以减产为主。从减排方面来说,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实施单位GDP温室气体减排40%~45%的战略决策,而农业固碳减排潜力巨大。
 
潘根兴在报告中提出了“适应中减排,减排中适应”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思路,并指出,发展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增汇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家强调,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考虑不同区域和产业(行业)的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脆弱性或敏感性,而适应和应对需要考虑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公平性,防范和减缓气候变化导致贫困化。
 
对畜牧业的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我国天然草地面积大、类型多,是重要的碳库。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达到维持现有碳库、增加退化草地碳汇功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其潜力巨大。
 
专家分析认为,草地畜牧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最脆弱的产业。然而,目前我国在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研究方面还很薄弱。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将主要表现为不利影响,并且将影响畜产品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具体来说,草地将表现为退化和承载力下降的趋势,畜牧业温室气体释放可能增加,养殖成本将明显升高。同时,由于草地退化、农业饲料作物生产能力的可能下降,将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规模或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极端天气或气候灾害对养殖业特别是设施养殖业的冲击十分严重。由于气候变化下温度带和雨量分布的影响,宜牧面积和地区分布可能会有较大程度变化,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气候变化下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区域分布,调整农牧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比例。
 
专家指出,我国草地畜牧业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地区。气候变化对脆弱地区产业的影响,主是通过生产能力下降而影响农民收益和收入,进而影响农民民生。极端性天气事件对养殖户的生产可能造成毁灭性损失,从而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脆弱性明显加大,特别是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更大挑战。
 
需要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新的命题,更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必须面对和致力解决的新任务。”潘根兴说。
 
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巨大挑战,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需要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专家提出,应加强气候变化研究与农业科学研究的结合,加强模型与观察、试验、监测研究的结合。此外,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候变化现象的认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识别、归因,极端天气影响下农业灾害的识别,成灾机理与防灾、减灾途径的科学认识和技术发展实践等,都是今后亟待加强的战略工作。
 
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非不可防范和应对,农业技术的有效组织和规模化运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或者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现有技术的组装仍具有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潜力,包括肥水管理、品种选择和病虫害预防等常规措施。同时,急需开发行业共性技术与区域共性技术,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耦合技术与应急应对技术,适应和应对的行业战略技术与田间实用技术等。在基础研究方面,需要多尺度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研究,尤其是基于试验观测和农业数据分析的研究,特别需要开展主要区域和作物生产的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物的长期观测和监测研究;应根据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区域性和行业性,设置长期试验观测基地和应对技术研发基地,从而大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水平,支撑未来气候变化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时报》 (2010-12-31 A2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