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的精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先后推出了一些改变“唯考试分数取人”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得到了社会的积极评价。
日前,北京大学11名教授对改革的进度不满意,联名致信校长周其凤,建议进一步加大招生改革力度,进一步打破“唯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这封信得到周其凤校长的积极回应,周校长在回信中说:“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显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唯分数取人”的局限性以及改革招生制度的紧迫性。
对于高校招生改革方面的努力,社会上也出现了另外一些声音。一种批评意见是: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抢生源”。我感到,这种批评很奇怪。“生源”是大学的“原料”,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抢生源”又有什么不好呢?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20多年前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发了改革大学“唯分数取人”招生方式的呼吁,但是,在长达20年的时间中改进甚微。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缺乏“抢生源”的动力。很长时间中,国家包销产品(毕业生),大学校长基本不对办学质量承担责任。那时,在高校中不仅很少有人关心“原料(生源)”的质量,也很少有人关心“生产过程(教学)”和“产品(毕业生)”质量。本来,一个“厂长”不该随便将原料的采购权交给外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那些大学校长们,对基本放弃招生权力的状况却泰然处之。
可喜的是,这种状况已经发生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化,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渐突出,校长们已经感到了压力。校长们开始关注“产品”的销路问题,开始关注毕业生的质量,开始关注“生源”,开始致力于改变“原料采购”方面大权旁落的现象。因而,“抢生源”是高等教育开始形成优化机制的体现,是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来改进中国教育的基本动力。“抢生源”是今天教育领域中可喜的现象之一,有什么不好呢?今天,需要警惕的不是“抢生源”,而是仅仅根据考试分数来抢生源。如果各个高校为了吸引人才,各显特色,各展所长,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那么所谓的“抢生源”,不仅不会成为乱象,而且会推动相关教育领域的深层次改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