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全球濒危科研数据整理计划启动 | 
                                                
                                                
                                                    | 
                                                        预计于2012年公布整理目录 | 
                                                
                                            
                                             
据《自然》网站报道,面对世界范围内重要科研数据濒临丢失的危险,一项全球濒危数据整理计划于10月29日正式启动。
 
在这项由加拿大天文学家Elizabeth Griffin和美国信息专家William Anderson共同发起的计划中,拯救小组的科学家们将对各个博物馆和研究机构进行搜寻,整理出一份全球濒危数据目录,于2012年公布于世。
 
通常科研数据的丢失有多方面因素,比如数据存储介质陈旧、易碎,或者人为的管理不善。除了传统的纸质存储之外,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数字存储也因存储设备“年久失修”,数据重新获取难度很大,而面临丢失危险。
 
此外,对大多数科研领域来说,新数据的不断产生增加以及数据量的庞大也使得将所有的濒危数据识别并保存下来这一想法不大可能实现。
 
Anderson表示,在尚未找到以前数据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合理决定该保留哪些数据。“我想大家都知道数据面临丢失的情势”,他说,“但争取主动(去拯救数据)总是好的”。(科学网 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