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会议在京举办 |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正式发布 |
[科学时报 张巧玲报道]10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英国研究理事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马普学会、欧洲研究理事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等来自16个国家的50余家大学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科研资助机构、国际学术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100余名国际专家,及来自国内百余家研究、教育机构和图书馆界的18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这是自2003年开放获取国际会议首次举行以来,第一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召开。”德国马普学会原副主席、信息学研究所所长Kurt Mehlhorn表示。
开放获取是指让科技文献、科学数据、教学课件等科技成果通过网络供公众免费阅读、下载、保存和利用。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以“开放获取:实施战略、最佳实践与未来挑战”为题,重点讨论学术信息开放获取政策、策略、最佳实践,包括了国家开放获取战略,机构开放获取战略,开放出版、机构知识库、开放科学数据、开放教育资源等内容。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指出,维持学术成果特别是公共资金支持的学术研究论文的开放获取,是科技界、科学家的政治责任,也是中国科学院的社会责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瑞平指出,公平开放的信息交流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基础领域科研资助机构,愿意积极参与和推动学术信息开放获取。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潘教峰在关于中国科学院开放获取实践与进展的主旨报告中介绍,2003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代表中国科学家签署了《开放获取柏林宣言》,中科院由此成为国际开放获取运行的先期缔约者。2004年,路甬祥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基金委签署了《柏林宣言》。
潘教峰回顾了中科院自2003年签署《柏林宣言》以来支持科技信息开放获取方面的实践。截至目前,中科院共有140种期刊实行了开放获取,今年6月,中科院还建设了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AS-OAJ),并从2009年起建设中科院机构知识库服务网格,目前全院已有分布于全国22个城市的63家研究所启动了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此同时,中科院还积极探索支持作者在开放出版期刊上发表论文,鼓励国家科学图书馆试验支持科学院作者在重要开放出版期刊上发表论文。
潘教峰还介绍了中科院履行学术信息开放获取责任的政策与措施。如支持开放发表论文,积极推动公共资助项目研究论文开放存储,鼓励研究人员将发表的、公共资助项目产出的论文存储到所在研究机构知识库中,并积极提供开放获取;试验支持中科院作者在重要开放出版期刊发表论文,并建议国家科技资助部门允许使用科研经费支持我国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开放出版期刊发表论文;支持中科院院属学术期刊开放出版;开展开放获取政策与措施的研究、宣传与服务;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公共资助项目研究论文开放存储和公益性科技期刊开放出版的试验;积极支持国际科技界开放获取及其实践等。
记者还从会议获悉,CAS-OAJ也于同日正式发布上线。该平台由科学出版社和国家科学图书馆共同设计开发。平台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力争打造成为国内外重要的OA期刊资源集聚和发布中心,使本平台成为我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新的、重要的“桥梁”。据悉,目前平台已收录了103种期刊、约43.5万篇文章的数据资源。
《科学时报》 (2010-10-26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