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各大学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依此制定各自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直接关系着一所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科学发展态势问题。在我看来,制定适切的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应该在三个维度上下好功夫。
第一维度:大学历史—大学现实—大学未来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分析的是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即分析大学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设备优势等。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照现实,认真检查自己的学科优势图谱是否有变化,人才队伍、结构是否有变化,技术设备是否有优势。然后分析10年或20年后,自身学科的图谱变化。这个维度要解决的主要是大学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认识问题,这是一个知己过程。这是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前提。
知己过程很重要,但它往往被忽视。我们很多大学基本不做院校研究,对大学自身的发展史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没有系统总结。经常是跟风发展,结果若干年后,自身的优势学科没有了,自己的特色没有了,最后自身立足之本也就没有了。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建立在对自身有准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有了这个认识,才能找到自身特色所在,自身发展的道路所在。
经常的情况是,很多大学在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时,只是拷贝名牌大学的规划,然后稍作修改而完成。结果让人不知其所云,甚至出现让人贻笑大方的规划。如明明是一所地方学院,却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规划;明明连博士授予权都没有,却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规划;明明是一个行业类大学,却提出建设“综合型大学”的目标规划。这样的规划,与其说是规划,不如说是“乱划”,最后只是纸上谈兵,对大学发展的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第二维度:外国大学—中国大学—自身大学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把自身放在整个中国大学图谱中去分析,对“211工程”大学,放在国内大学图谱的同时,还要放到世界大学图谱中去认识自身。这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是把自身与国内大学、国外大学横向比较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大学要解决的是在一个更大的大学体系中,对自身学科与其他大学学科的比较问题,这是一个知彼过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学规划同样需要知己知彼。大学规划的制定者必须对国内外大学有一个基本了解,了解各个大学的基本情况、优势学科、拔尖人才等。不知彼,更会闹出笑话。比如有些学校把自己的某一学科定位在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上,可如果简单看下其学科发展情况,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优势最多是省内优势。不知彼,就不知差距,也不知努力方向,也就找不到自身“错位发展”的道路。
第三维度: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学校优势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把自身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去认识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等。大学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大学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进行科学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保持大学自身的科学平衡和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大学要把自身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思考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知势的过程。
大学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三大职能最终的归属是服务社会,大学必须解决“服务面向”问题。即你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为哪类行业、企业服务的,你的人才是不是你所服务的社会所需要的等等。其他两项职能也有这个问题。可当下中国大学大部分在闭门办学,虽然其名曰“开门、开放办学”,但却忽视了对其所服务面向的研究,也不注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地方大学基本不能解决地方上的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只是停留在学科层面,没有进入到社会服务层面。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大学知己、知彼、知势的过程。只有真切地做到了知己、知彼、知势,发展战略规划才是有根基的规划,才是对大学今后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划,也才是可以落实的规划。
(作者系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科学时报》 (2010-10-2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