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时间:2010-1-27 17:48:36
选择字号:
中科院颁发2009年杰出科技成就奖
五个做出重大创新贡献的科研集体获奖

 
1月27日,中国科学院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北京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发奖章和奖杯。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评审情况
 
经过严格评审,奖励做出重大创新贡献的科研集体: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和金属研究所的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等。
 
今年全院推荐并提交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个人或集体41个(10名个人,31个集体)。经过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共有18个候选个人和集体提交本届评审委员会评审。经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2010年第1次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决定授予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科技贡献
 
1、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预研、设计、建造与调试。CSR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实施对开展更广范围更高精度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重离子治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CSR是利用原有的回旋加速器系统作注入器,采取双环结构,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低能区提高到中高能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空心电子束对高能重离子束的冷却;并首次对100毫秒量级的短寿命滴线核素63Ge、65As和67Se的质量进行了高精度测量;同时还实现了储存环高能重离子束变能共振慢引出,使每个引出束团能量可调,为深部肿瘤临床治疗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詹文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工程经理组织完成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实验终端及实验设置,提出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
 
夏佳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提出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概念;完成了总体设计及物理设计;主持完成了CSR总体调试与试运行。
 
原有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完成注引系统建设、控制物理设计。提出并完成剥离注入,变谐波加速,多虚拟加速器等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袁平、乔为民、高大庆、杨晓天、满开第、赵红卫、肖国青、魏宝文、杨晓东、蔡晓红、徐瑚珊、宋明涛、马力祯、何源、周忠祖、许哲和刘勇。
 
2、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坚持为国家重大地域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地域开发理论体系和区域规划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当今开展地域规划的核心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方法。连续出版《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我国地域开发重大战略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为我国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支撑汶川灾后重建方案制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促进了城市化政策调整;指导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重大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构筑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研制、汶川灾后重建承载力评价工作。
 
金凤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空间级联系统组织模式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主持了东北地区振兴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毅、陈田、刘卫东、方创琳、刘彦随、张文忠、毛汉英、蔡建明、董锁成、甘国辉、徐勇、刘盛和、吴绍洪、李丽娟、王英杰、王传胜和刘慧。
 
3、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成套技术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成套技术包括:(1)氨氧化技术用于补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气体。(2)高活性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3)高活性的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4)NO氧化酯化工艺技术。(5)消除排放气体NO污染的工艺技术。(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乙二醇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649-93优级品的标准。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贻盾(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要专利发明人之一,负责制定了百吨级中试的试验方案、脱氢催化剂和合成草酸酯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
 
姚元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百吨级中试及万吨级工业试验的实施,确定试验方案并负责新型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技术鉴定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王斌(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李国方(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兆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叶飞(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周张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晓金(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潘鹏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黄当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毛金明(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刘志刚(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覃业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辉平(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和石伟川(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伴随卫星,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圆满完成在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1)突破对非合作目标接近与绕飞技术,成功实现对轨道舱伴随飞行,为我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卫星编队和空间协同等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2)突破对空间目标跟踪观测技术,首次获取飞船在轨多角度全景图片和清晰视频,为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天基目标监测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持;(3)成功应用的GaAs高效太阳电池和Li+蓄电池实现了我国高效空间电源应用零的突破,高功能密度卫星、液氨推进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在研航天型号,“是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的新跨越。”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朱振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技术负责人,负责提出神七伴星设计、研制和试验的总体方案。突破微小卫星在轨释放、对飞船照相观测和对空间目标接近与伴飞等关键技术。
 
周依林(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项目副总师,负责伴星总体技术方案和研制技术流程。设计测控通信方案、提出数传测控功能融合一体化设计。
 
沈学民(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SZ-7伴星系统指挥,负责伴星总体计划与技术流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负责伴星各分系统技术与计划及质量管理工作,为保障伴星圆满完成任务起关键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余金培、陈宏宇、曹彩霞、李东、李华旺、诸成、孙宁、张锐、付碧红、何涛、白雪柏、余勇、袁明、蒋桂忠、许美娟、李志勇和陈蕞。
 
5、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面向核电、水电、造船、高铁等重大装备工程,对大型铸锻件等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创新,开发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实时观察、计算机模拟与中试实验相结合的可视化铸锻技术,与骨干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在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1. 突破三峡大型水轮机铸件制造技术瓶颈,并牵头制订三峡水轮机转轮铸件制造技术规范,实现700MW水轮机不锈钢铸件国产化;2. 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铸钢支承辊、百吨级空心钢锭、高速列车转向架铸件等铸锻件关键制造技术,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3. 可视化铸造技术在规模化铸件上应用,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该研究集体突破了若干关键铸锻件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为重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金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殿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负责人。结合计算机模拟与X射线实时观测创建了可视化铸锻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大型轧辊等铸件的关键技术。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出了可视化铸造思想,倡导并促成可视化平台的建设。提出三峡水轮机组铸件国产化的整套技术规范。
 
陆善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将可视化铸锻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锻造工艺和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柯伟、夏立军、康秀红、肖纳敏、孙明月、傅排先、王雪东、董文超、刘奎、李秀艳、罗兴宏、王培、桑宝光、张二林、胡小强、李世键和王春莲。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