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首届微纳米应用技术国际大赛(iCAN’2009)在厦门落幕。来自中国中北大学的“智能摇篮”和来自德国萨尔兰大学“音乐手套”的两项作品荣获大赛一等奖,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Sky Fish”等四个项目获得二等奖,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非侵入性血液及体液检测仪”等六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ICAN’2009大赛是由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CINS)和IEEE纳米技术学会(NTC)主办的一项针对国际在校学生的科技竞赛活动。大赛秉承“鼓励青年学生创新、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推动微纳技术应用、开拓微纳新市场”的宗旨,自从2009年3月份开赛以来,吸引了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六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院校的1500多名学生参加,他们组成的400多支参赛队在以上六个国家和地区分别举行了大规模的选拔赛,最终有17支队伍闯入国际总决赛。
iCAN’2009国际大赛是在前两届中国美新杯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新杯最早始于2007年,第一届就吸引了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40支队伍参赛,是中国高校微纳米学术界的第一次大范围、大规模的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在海内外微纳米行业均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首届大赛成功举办的鼓舞,第二届美新杯得到了全国高校和海内外专家的更多支持,共有来自全国40多家高校的110 多个项目参加了大赛,参赛人数超过500人。2008年8月,第三届美新杯在哈尔滨闭幕,大赛共决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名,其中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四个项目代表中国大陆地区参加了国际大赛,并最终夺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来自中国太原的中北大学的“智能摇篮”项目利用磁传感器感知婴儿的睡眠状态,并在婴儿苏醒的时候启动摇篮,播放催眠曲,并通知家长。该队在中国区总决赛中仅获得二等奖,但在全球总决赛中表现极为出色,力压群雄,一举夺得一等奖,参赛队员在获奖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图片来源:科学网 何姣
来自德国萨尔兰大学的“音乐手套”是一种虚拟乐器,通过放置在手指等处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磁传感器,可以模仿吉他和钢琴等乐器。图为队员Christian Bur, Manuel Barra, Eliseo Pignanelli, Esther Tesfagiorges等人在答辩中现场演奏。该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Sky Fish是一款会发光的飞去来器,应用了陀螺仪传感器,通过感应飞去来器的飞行姿态来控制安装在三个翼上的LED显示,从而在空中产生稳定的图案。该作品荣获大赛二等奖。图片来源:科学网 何姣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参赛队员HOI Man Yiu,CHOW Ka Hei, LEI Kwong Pui, MAK Tsz Wai及其指导老师李贻昆。该团队的“无线滑坡警报器”项目针对香港地区频繁的滑坡造成的破坏,利用微纳传感器提前预知滑坡,并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居民和政府发出警报,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该项目荣获大赛二等奖。图片来源:科学网 何姣
来自台湾大学的“智能药盒”通过磁传感器感知药盒中是否仍然有药,从而提醒病人及时服药。该项目荣获大赛二等奖,是所有参赛作品中最接近成品的项目之一。据项目指导老师、台大机械工程学系杨耀州教授介绍说,这已经是第三代了,产品设计上相当成熟,饱受慢性病人好评。他们目前正在与商业设计系、台北市市立联合医院、安养中心等合作伙伴联合进行产品的实地测试,并进行用户分析等,力争不断完善产品,早日推向市场。图为杨耀州教授的三位硕士生Wei-Chih HSU, Yi-Chung LAN, Wen-Wei CHANG在路演现场。图片来源:科学网 何姣
本届国际大赛吸收了三届美新杯的丰富经验,继续采用了实物路演观众投票和现场答辩专家打分两个阶段。由于大赛与IEEE NEMS 2010同步举行,与会的数百名国际代表为他们欣赏的参赛项目投下了庄严的一票。由大约20名国际评委组成的评委会认真听取了每支参赛队15分钟的英文现场答辩,并从答辩质量、市场前景、创新性、项目完成程度、团队精神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匿名打分。
大赛的高水平得到了国际评委的一致认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著名微纳厂商KP-MEMS总裁Kurt Peterson先生在接受科学网记者采访时说:“在路演中我看到这些年轻学生们的创造力非常惊人,他们的参赛项目内容极其丰富,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大赛美国区负责人、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何志明说:“我衷心希望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能够加入到这项赛事中来,证明自己‘我能!I CAN!’”
大赛台湾地区负责人、台湾成功大学工程科学系李国宾教授在接受科学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时间仓促并且是首次组队参赛,台湾地区仍有2支队伍打入了总决赛并取得了一个三等奖、一个特别奖的好成绩。他们希望下一届大赛能有至少20支队伍参赛。李国宾教授对大赛的意义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台湾地区从事微纳研究的学术团队非常多,但是以传感器成品为基础从事设计应用的少而又少,产学研严重脱节。由于从事设计应用难以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他们需要说服台湾地区的教授招募有志于进入产业界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来参赛。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结合,他们的组委会特意建立了大赛网站,并计划通过网站进行远程教育,将课程嵌入大学教育体制,通过授予学分来鼓励更多的选手参赛。李国宾教授并对大赛的组织方式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例如可否将赛制改为两年一届,以方便参赛队向教育部门和科学委员会等科研资助机构申请经费,队员也有更充分的时间从事用户分析、市场调研、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据了解,大赛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参赛项目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些项目成立了公司进行产品的商业化运作,入驻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孵化。例如,上一届美新杯一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参赛队已成立公司,致力于将其获奖作品“世博会3-D控制实体展示台”进行商品化。而在本届大赛上,记者看到中国区第一名、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多维遥控器”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产品、产品说明书、配件乃至包装。该参赛队的队员、通信工程系大四学生、公司经理王郑涵在接受科学网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已经申请了国内外专利,成立了一家公司“哈尔滨金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在积极寻找投资方,希望能够对他们的发明进行产业化。
据组委会介绍,在中国教育部、国际学术组织和多家国内外微纳生产厂商的支持下,下一届iCAN赛事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记者看到,在本届大赛的路演现场,中国长沙一中、泉州七中和日本仙台市立高中等9支中学代表队也进行了现场演示,这些年轻的面孔吸引了诸多观众的注意。大赛中国区负责人、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张海霞教授介绍说,这些中学队本届主要是来参观学习,但是在下一届大赛上,将增加中学组的比赛。据记者了解,这些中学队主要是在信息科学等课外兴趣组老师的指导下参赛的,虽然项目内容与考试无关,但是学生们兴趣非常高涨,参赛热情很高。
本届大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但得到了亚洲纳米论坛(ANF)、德国电气工程学会(VDE)、日本MEMS联盟等学术组织的协助,并且得到了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著名的传感器生产厂商的大力支持。成立于1999年11月的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微电子机械集成芯片制造、研发和销售的半导体企业,是全球首家将微机械系统和混合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于单一芯片的惯性传感器公司。2007年12月15日,美新半导体股份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1亿美元、市值达到2.3亿美元。
首届微纳米应用技术国际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每项3000美元)
|
智能摇篮
|
中国中北大学
|
王二伟,莫润泉,林汉斌,张文宏
|
音乐手套
|
德国萨尔兰大学
|
Manuel Barra, Christian Bur, Eliseo Pignanelli, Esther Tesfagiorges
|
二等奖(每项2000美元)
|
基于磁传感器的阳光自动跟踪系统
|
中国天津大学
|
LIU Miao, WU Jun, XU Xiaoxiang, YAO Shujun
|
桌Q
|
中国西北工业大学
|
SHEN Qiang, ZHOU Jie,WANG Huanxin
|
Sky Fish
|
日本京都大学
|
Tetsu Miyatake, Kazuya Fujimoto, Akira Takahashi
|
无线滑坡警报器
|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
|
HOI Man Yiu,CHOW Ka Hei, LEI Kwong Pui, MAK Tsz Wai
|
三等奖(每项1000美元)
|
智能药盒
|
中国台湾大学
|
Wei-Chih HSU, Yi-Chung LAN, Wen-Wei CHANG
|
自动潜水艇
|
中国华中理工大学
|
YANG Lei, GE Junjie, WEI Zheng
|
微型电子吉他
|
日本京都大学
|
Yoshihide Makino, Tatsuya Kataoka, Akira Taniyama, Yusuke Nakai, So Nishino
|
非侵入性血液及体液检测仪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
Michael Junkin, Yi Lu, Priyanca Sarkar
|
自动烤肉架
|
德国萨尔兰大学
|
Sascha Gress, Daniel Schafer, Christian Wern
|
多维遥控器
|
中国黑龙江大学
|
王郑涵、侯卜元、曹博
|
特别奖(每项500美元)
|
智能会议室遥控器
|
中国台湾清华大学1、明志科技大学2
|
Jian-Chiun LIOU1, Chi-Ming SHIU1, Feng-Ming JU1, Jyun-Da Chen2
|
实时手势字符识别无线遥控器
|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
XU Ruize, FEI Fei, Mark LAM
|
优胜奖(每项200美元)
|
多尺度生物图案化平台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Siwei ZHAO, Lingfeng HONG, John YAN
|
声音舒适度测量仪
|
日本信州大学
|
Shunichi Aoyagi, Tomoaki Matsuda, Yuusuke Chiga
|
基于磁感应器的坐姿校正器
|
中国台湾成功大学
|
Jung-Hao WANG, Ming-Yang LIN, Ruo-Chi H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