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邸利会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2009-8-13 10:11:31
选择字号:
地震“预报”学术评价
 
编前语:
 
学术评议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地震预报这一问题,接受本刊邀请的诸多科学家都表示“非常有压力”。
 
但既然是发表在正式学术刊物上的文章,至少就应该接受同行的检验。如果连这点都不存在的话,所谓的科学的公正性又如何体现?本刊选出了22篇支撑“地震预测术”的研究论文(其中一部分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如参考资料所列。以下所载是对这些论文的评议意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姚振兴:
 
对于几篇文章(7、15、17、20),我认为,地震预测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通过气象能达到预测的目的,基本上是不行的。但是,我经常见他们报到地震局。地震预报要有完整的三要素,他们基本都是马后炮的做法,不可能真正预测准确,他们预测的位置和时间都相差很多。对于我来说,不相信他们作的这些事情。他们声称预测了唐山地震等,都是似是而非的,实际并不是他们预测了什么。震级相差一个级别,破坏程度要差一个数量级,精确预测是很难的。依靠月亮等天体的引力的一些东西作为预报依据也基本不可能,因为月亮是对整个地球的,并非对应地球的某个点发生作用。地震预测到目前还是没有解决的难题。
 
天气预报会通过测量、方程计算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来,但地震到底要测量哪些量都不清楚,对于一些前兆和地震到底是什么关系也不清楚,无法预测。天气因素,如旱涝和地震的关系基本不大。对于他们的论证逻辑,我不太欣赏,因为地震毕竟是一个物理过程和地质过程,而他们的东西太玄乎。对于他们提到的东方科学,我认为所有科学都是一样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志峰:
 
已经读过这些文章(15、17、18、21),这个仅仅是通过现象提出的假说吧。就统计上而言,灾害少,地震也少,缺乏大样本量的统计。目前整个地震的预测都没有过关,而造成地震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很清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倪四道:
 
已看过这些文章(1、11、13、14),地震预测问题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固体潮伴随的应力变化而触发地震的研究一直有争议,正反观点都有,目前没有确定的结论。固体潮触发地震的结论具有统计学的基础,但是固体潮与地震发生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似乎只比50%大了一些。基于前震的地震预测是地震学界认可的指标,但是前震有广义及狭义两种。狭义的前震(离主震非常近的、机制类似的前震)对于地震预测效果较好。其它的地震预测指标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无法发表意见。地震不能预报这个断言,我不认可。科学的发展,会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地震孕震过程。当我们理解了孕震过程后,我们才能知道地震是否能预报。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李国平:
 
这组文章(15、17、18、20)论文格式还算较规范,但比较单薄,不够系统、详实。对天文、地质构造、地震带方面的论证比较好,起码有一些定量的分析,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可信度;但对与气象灾害的关系、物理机理则分析得很不够,推测、牵强的成分很重,有一些关于气象学中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系统的论述不够严谨、专业。
 
建议根据地震——气象系统现有观测资料开展一些客观、定量的统计研究,还要分析系统在空间尺度上的关系(如龙卷风是中小尺度,西太副高是行星尺度),并且对于提出的地震——气象灾害之间的关联以及预测,进行全面客观的检验、评分,不能只讲预测成功的例子;应给出一段时间内,应用某种方法得出的完整的预测准确率(包括空报、漏报)。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
 
冯向东、魏东平的“地震活动性与日月引潮力相关性统计分析”,该文对天体对地球的作用,以及统计分析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地震本身的情况,因此,虽然样本量很大,但结论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国内外一些研究都采用类似方法,却得到地震活动性与日月引潮力无关的结论。建议参考Cochran等人的方法对地震进行分类及量化分析。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笼统将所有东西放在一起,是得不到有用的结果的。
 
李勇的“太阳系天体位置、固体潮与地震预测”存在如下问题:太阳系中各天体对地球的作用是通过固体潮的作用反映出来的,月亮和太阳作用占的比例非常大。
 
因此,天体的作用最好是通过固体潮来表征,而不是用位置,后者突出了其它天体的作用。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是北京一个较小区域,地震类型也有差别,也应分别考虑。最后是天体作用是个外因,对地震发生时间有一定作用,但与发生多大地震本质上没有多大关系。
 
任振球等人的“大地震临震预测的研究进展”是将很多东西放在了一起。首先,天体(包括月亮)对地震的作用有很多研究成果,对预测发震时间是有用的,但地震是否在这个时间发生取决于地震所在地区的介质是否已接近破裂,仅有这个因素是无法作地震预测的,最简单的,每个月均有一次最大、最小值。而地震接近发生时,震源区会出现一定异常,包括地应力突跳、地电和地磁异常、卫星红外异常、重力高频脉冲等在一些地震前能够观测到,也是目前地震预测使用的方法。
 
现在主要问题是每次地震前表现形式并不一样,即不是一一对应。地震前有一些慢破裂现象,目前已有所观测,但有待深入研究。这可能是产生上述前兆现象的原因,但是否可产生传播距离很远的次声波异常,并没有公认,但也不要否认。
 
不过,利用虎皮鹦鹉跳跃次数报地震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不可否认,某些动物可能对一些频段的波比较敏感,但动物本身一些其它行为的排除是很难的。上述的一些仪器观测在实际工作中也在做,但综合起来达到40%的成功率是不可能的。
 
(本文由实习记者邸利会整理)
 
参考资料:
 
1.任振球,李均之,曾小苹:《大地震临震预测的研究进展》,地学前缘,2001年第2期。
 
2.任振球:《突发性特大自然灾害触发因子的发现及其物理研究方案》,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第12期。
 
3.任振球:《走中西两种文化优势融合道路争取实现地震预报的突破性进展》,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第5期。
 
4.任振球:《用天地耦合方法预测重大自然灾害》,科学决策,2008年第4期。
 
5.任振球,孙丽娟:《从科学观反思汶川特大地震的深层次教训》,前沿科学,2009年第1期。
 
6.龙小霞,延军平,孙虎,王祖正:《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灾害学,2006年第3期。
 
7.徐道一,王明太,耿庆国,汪纬林:《翁文波院士的信息预测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及其意义》,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第4期。
 
8.杨杰,李爱群:《之质疑》,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9.高伟,许绍燮,刘蒲雄,彭克银:《地震与太阳、月亮位置的关系(一)——强震孕育区广义前震序列的某些时间特征》,地震学报,1996年第1期。
 
10.高伟,许绍燮,刘蒲雄,彭克银:《地震与太阳、月亮位置的关系(二)——强震孕育区广义前震序列的某些时间特征》,地震学报,1996年第3期。
 
11.E. S. Cochran, J. E. Vidale, S. Tanaka;朱大庆、邹本良译:《地球潮汐能够触发浅源逆冲断层地震》,世界地震译丛,2006年第2期。
 
12.冯向东、魏东平:《地震活动性与日月引潮力相关性统计分析》,国际地震动态,2007年第5期。
 
13.李勇:《太阳系天体位置、固体潮与地震预测》,中国科学G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5年第3期。
 
14.郭增建、韩延本、吴瑾冰、郭安宁:《固体潮与矿井坍塌事故》,内陆地震,2004年第4期。
 
15.郭增建、荣代潞:《从地气耦合讨论某些天灾预测问题》,自然灾害学报,1996年4期。
 
16.郭增建:《地球系统科学提出前我国科学界的某些思维》,灾害学,2005年第1期。
 
17.郭增建,郭安红,张颖:《孟加拉特大风暴潮与滇缅地区大震的关系》,灾害学,2007年第3期。
 
18.郭增建:《我国天灾预测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第40卷增刊。
 
19.郭增建:《穴位论与地球物理灾害链》,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第4期。
 
20.郭增建、秦保燕、郭安宁:《灾害互斥链研究》,灾害学,2006年第3期。
 
21.高建国、王涌泉、郭增建等:《印尼苏门答腊三次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洪水关系的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第4期。
 
22.门可佩、高建国:《重大灾害链及其防御》,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第1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